言情社区 > 穿越重生 > 炮灰农女的逆袭 > 炮灰农女的逆袭_分卷阅读_584
  “嗯,现在急需要用银子。”姚香香无奈的说道。
  “你需要多少,必须卖地?”姚李氏觉得看姚香香花钱的样子,也不像是个会缺钱的人。
  “奶奶,我现在也不是白家的小姐了,自己身上银子多些,底气也足,也能更好的孝顺爹喝爷奶!”姚香香顾左右而言他的说道。
  “我就直说了吧!我刚刚也听到了你说在梅陇镇上买地,你看我也拿点银子出来,是不是也能一个月翻上三倍?”姚李氏对姚香香隐瞒下买地的事情不说,很不满意,就直接说了。
  若是对方不同意,她就闹到白家去,说她不孝!
  “奶奶,这买地可不是小银子,若是银子少的话,买一点地也没有用,我买地是用来盖房子做商铺的。”姚香香无奈的说道。t
  听姚香香这么一说,姚李氏就响起来,她去梅陇镇的时候,就看到不少人在梅陇镇街头街尾盖房子。
  而且,梅陇镇现在来的人非富即贵,就如同香香说的,人家不差钱。
  现在街上好些东西都涨了价格,地价涨了,租金也涨,这铺子里的东西,哪能不涨?
  “那要多少银子?”姚李氏迟疑的说道。
  “起码两前两以上吧!”姚香香随意的说道。
  实际上,她多么想说两万两以上啊!
  不过,就算她说了对方也拿不出来,对方的银子,还是在她身上赚的,或许两千两银子都没有。
  第五百零三章费尽心机(三更)
  姚李氏吓了一跳,这两千两银子,她怎么会有?
  若是当初那五千两银子没有被老鼠啃坏……
  姚李氏心头又痛了起来,这眼下家里全部加起来也就五百两银子,这对她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
  姚香香看姚李氏的反应就知道她是没有两千两银子,心里一阵失望,真是穷鬼,连两千两银子都没有。
  “这一个月真的能翻上三倍?”姚李氏没有这银子,可是也不愿意放弃这赚银子的机会。
  “我的铺子买了到现在也就一个月,真的翻了三倍多,我估计到下个月还要再翻,现在很多人想买铺子都买不到,土地也一样。”姚香香认真的说道。
  姚李氏考虑了起来,这一个月就能翻三倍,两个月三个月不是翻的更多了?
  而且对于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老百姓来说,土地和房子就是最安全的财产,比做生意靠谱把稳的多。
  如果在镇上买了地,盖了房子,不管是住还是做生意都可以,就算不自己住,转卖出去也能赚一大笔。
  “香香,你看……”姚李氏打算让香香先给她出一点,等赚了钱之后再还给她。
  “奶奶,我自己银子也不够,还准备将姚家村里的地都卖了呢。”姚香香打断姚李氏的话说道。
  姚李氏脸拉的长长的,一脸不满地看着姚香香。
  “奶奶,我也没办法,这些日子我在镇上买了几个商铺,现银子都不够买地了。这样吧,我赚了银子之后,再给你两千两银子?你看这样行不行?”姚香香无奈又为难的说道。
  姚李氏眼中一亮,平白给两千两银子,这也很多了。但是若是她现在自己有两千两银子,以后赚的不是更多?
  “那你给我银子时,还能再梅陇镇上买地吗?”
  “奶奶,我这也是碰巧了,有这个机会,三天里面凑足银子就可以买到地,人家急用银子,所以才转卖了。以后肯定是没机会了,这么稳赚不赔的土地,谁还舍得卖?”姚香香说道。
  姚李氏听姚香香这么一说,更加心动了。
  “我去想办法凑凑。”姚李氏说完也没心思再留下来,赶紧出门跟自家儿子商量对策去,这可是一个让家里彻底翻身的大事!
  姚香香勾勒出一抹笑意。
  次日的时候,姚大山就找人将姚香香在姚家村里面买的地,都卖了出去。
  因为连地里今年的收成姚香香都不要了,所以这地卖的很便宜,卖的非常快。
  姚大山倒是有些惋惜,这地里收成也有五成呢!
  看来梅陇镇那些地确实赚钱,不然姚香香也不会看的中,更不会连这些地都卖了。
  毕竟这地才能卖多少银子?
  姚李氏看香香真的宁愿吃亏都把地卖了,心就更痒痒了。
  “大山,我们也把地卖了,凑银子跟着香香去买地?”
  “娘,咱家的铺子算是没有了,现在只剩下这些地了,地不能卖。”姚大山摇头说道。
  庄稼人一辈子种地,怎么能卖地呢!
  “卖了先换银子,等赚了钱,还怕买不回地?一个月翻三倍啊!”姚李氏心动难熬的说道。
  “爹不会同意的。”姚大山自知说服不了娘,所以将这事情推到爹的身上。
  “地契都在娘这儿,就算是卖了,你爹也不知道。”姚李氏已经动了心,如果儿子不同意,她也要悄悄把地卖了。
  “娘,万一买回来的地不赚钱呢?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姚大山说道。
  “怎么就没有掉馅饼的事情了?现在不就掉了?这也是香香有门路,你以为每个人都有机会买到梅陇镇的土地?你现在去镇上打听打听,梅陇镇周边的地,还有谁肯卖!”姚李氏竭力劝道。
  姚大山回去时,也不敢跟爹说,怕爹和娘的关系,越来越差,所以就跟王彬两商量了起来。
  王彬对姚香香没什么好感,但是他眼下也没看出什么弊端出来。“爹,我们先去镇上打听打听,看看是不是真的如香香所说的那样,买都买不到。然后打听以下镇上的房子和铺子的价格。”
  于是,两人去镇上打听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