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社区 > 穿越重生 > 天可汗 > 第180节
  “万岁……万岁……”
  薛崇训道:“战斗不只在沙场,大家要军械要军粮还得百姓们出力支撑,否则饿着肚子怎么打仗?岐州受灾地方百姓水深火热之中,咱们去帮助他们便能获得人心拧成一绳,让咱们越来越强大。”
  他说罢一声令下,各营将帅便纷纷准备去了。因为不是去打仗,众军自然把盔甲兵器都丢在兵营里,带上行军扎营用的铁铲锤子柴刀等工具和骡马等,口粮只带干粮,到了地方上就近可取粮草补给。
  不到半个时辰大伙已准备妥当,在兵营空地上集结完毕。
  “出发!”薛崇训喊了一声,也不多废话了。殷辞便带着人马列队出营。
  兵器换成了铁铲柴刀也无盔甲,不过围观的百姓没人会把他们认为是苦工,军队的痕迹还是非常明显的。穿着一致的衣裳,协调整齐的队列,在此时也只有军队能如此。
  长安居民十分好奇几乎没见过打仗用的官兵这么副模样的,长短兵器一概没有,他们干嘛去的,修工事么?
  “那不是前儿进城的寿衣军么,你们要去干啥?”有老丈在街边问道。
  一个骑马的将领回头道:“岐州地震了,房子倒了活|埋了不少人,挖起来还能活一些。”
  百姓听罢赞不绝口大呼修了功德。
  神策军和其他唐军的建制装备也差不多都是步骑结合,不过这种军费充足的军队条件便要好一些,所有人都是骑马的只是上战场有的要下马作战,以提高战时机动能力。步军一人一马,平时不会骑宁肯走路养马力,遇到紧急军情或是参与快速追击之时才骑马跟上骑兵快速调动,一天半天的路程马力尚可胜任,主要作用在于战术机动。
  但是现在他们要连续走三百五十里地,骑马过去肯定要损失战马,于是殷辞下令走路,晚上也不睡,连续行军两天两夜预计可以到达目的地。殷辞等将帅只得不断鼓舞士气,众军疲劳非常不过无人逃跑,都坚持走下去了。
  第三十八 岐州
  黎明前是最黑暗的,不过那时的一个时辰却是马儿睡觉最舒服的时间。殷辞听从了部将的建议下令就地修整一个时辰,主要还是为了顾惜战马。就如农人对耕牛很好一样,将士们对马是最好的。与其说马匹是他们的坐骑和牲畜,还不如说是大家的伙伴,人和马长久的相处和战场上死生与共的冲锋与信赖,都让他们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有经验的老兵甚至能懂“马语”,从细微的声音就能判断出战马哪里不舒服,或是马掌松了或是缰绳紧了都能听得出来。
  这时星光黯淡还好天气晴朗,大伙休息也不扎营帐篷都省了,纷纷倒在草地上幕天席地睡下,鼾声四起。关中地区处在大唐腹地又是帝国的军政中心,天下没有比这里更稳定的地方,休息自然不需要太过戒备,实际上他们连兵器都没有。
  高远的夜空广袤的野外,大部分人都已睡下了,也有一些人没睡,在营地上点了篝火挂上吃饭用的铁缸煮东西吃,放些干粮和腊肉干煮一会儿便能吃到一晚热乎乎的肉羹,在这种辛苦的时候不失为一大惬意的享受。
  中军点了一堆篝火,殷辞和一些将士正围坐在那里煮东西吃,远处的几个人也被香味吸引纷纷靠拢过去,有人问道:“殷将军你们咋不歇会?”
  殷辞笑道:“只能睡一个时辰天一亮就得起来,没睡醒起来的时候更难受呢,还不如不睡了坐着歇会就行。”
  和全军绝大部分人一样殷辞也不到三十岁的年纪,他平时是一个很好相处的和气人,颇有些儒将风范。众人都知道主将读过不少书对兵法书籍了解得最多,对他还是颇为信任。
  那将领听罢也坐了下来点头道:“将军说得是那么个理儿,您读的书多这会儿没事给咱们讲讲书上的事儿呗,薛郎以前讲的班定远挺有意思,可他很少能和咱们呆一块儿。”
  殷辞喝了口热汤一拍大腿道:“那成,既然提起薛郎我就以王少伯记录的一首长短句为开场白。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他就先说起了苏定方二百骑冲东突厥十余万人马大营的战例;然后是薛仁贵率骑兵以少胜多大破回纥……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众军听得津津有味。前期战争唐军无一不是骑兵精锐长途奔袭直捣虎心,周边有不服的部落就随时可能面临唐军突然出现在面前的诡异状况,以首领被俘结束冲突。唐军由此在四夷获得了不可战胜的传说,长途奔袭直入要害的战法屡试不爽。
  但殷辞说到薛仁贵时就难避开大非川之战,说起来众人都跟着一阵扼腕叹息,从那之后唐朝骑兵的闪击战术就好像没那么好用了。
  “兵贵神速还是要马才行,幸好咱们前两年在积石山之战中获胜,保住了陇右大片适合马场的地方,否则重振当年威名更是困难。”殷辞若有所思地说道。众将纷纷点头称是以为然。
  说着闲话,不知不觉之间天已泛白,殷辞便下令整队继续启程。营地上很快就热闹起来,将领的吆喝和叫骂声不绝于耳。
  中军认为战马刚歇过马力较好,便下令全军骑马前行。走了小半天又下马步行,因为步军一人只有一匹马,没有副马二副三副换乘,大伙就只有走路当换马了。
  两昼夜时间里,神策军没天行军时间达十个时辰以上,终于按时进入了岐州地界。殷辞下马仔细看着大路一旁的标识石碑时,神情已经激动起来,大喊道:“咱们神策军可以两日奔袭三百五十里!”
  疲惫不堪几乎乱不成军的将士风尘仆仆的脸上也纷纷露出了兴奋,大伙两天没有睡过好觉没洗脸收拾,和刚出长安时的军容已判若两军,但看起来兴致仍然很高。他们不是去打仗,不管怎样能按时以这么快的速度到达已是相当不易了。
  “就地修整,稍后整队开拔到岐州城!”
  晌午时分全军勉强保持了队列到达了岐州城外,只见视线内城墙房屋倒塌无数形同废墟,果然惨不忍睹。长史已提前得到了咨文,知道长安有一股人马要来救灾,但是他们忽然被报知兵马已经到达城外时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城中官吏军民出来了不少迎接援兵,长史见到殷辞之后终于忍不住问:“你们是从长安来的?”
  殷辞掏出一份兵部公文道:“兵部令,神策军即刻调往岐州协助地方军民救灾,两日之内到达彼地不得有误!”长史动容道:“咱们正缺人手,来得正好。”
  “事不宜迟先动手挖人,入夜后再与长史因时宜决定下面的安排。”殷辞道。
  “将军所言甚是,一块儿办罢。”
  殷辞回头对众军道:“兄弟们虽精疲力竭,但废墟之下尚有百姓人命,出发!”
  城外一阵呼喊声,人们强打起精神扛着铁锹等工具向城中行进,殷辞等又召集部将分工干活,军令一下各部各司其职,比起长史那帮人明显有秩序效率得多。
  众军列队跑步进入城门后只见四处都是悲惨之象,活下来的百姓在土堆废墟上一面哭一面挖,有的正跪在尸|体旁奥陶大哭,一片混乱。将士们见此状况也是心有戚戚,跟着各自的将帅忙着干活去了。长史获得殷辞允许之后,组织没力气挖土的老人妇人收集神策军剩下的口粮,架起土灶熬粥救济活下来的人,让他们聚集在粥棚附近领食物,又劝说把家人的尸体尽快掩埋以免发生瘟疫。
  长史对殷辞说道:“城中有官仓但因房屋倒塌被埋在了下面,虽然前两天下了一阵雨,不过挖起来应该还能吃,起码能让城中百姓不至于饿死不是。”
  殷辞道:“明日一早去办那事,如果粮食不够也有其他办法,朝廷已下令周围郡县开仓放粮,到时候征发民丁把驿道修好,再向岐州运粮便可。”
  “朝廷政令畅通爱护百姓,真乃国家之福也。”长史叹道,“此事过后我一定写篇奏章详细描述城中之事。”
  第三十九章 大哭
  晚春的风吹拂着万物,晋王亲王国的景象一片生机勃勃。石径两边的树木葱葱郁郁,水岸的柳枝青青翠翠;鸟雀在林间唱歌,马儿在水边饮水,山水园林之间的建筑布置其中古色古香的十分漂亮。
  最大的一片建筑区便是正面的二层建筑主殿“风满楼”,这里也是薛崇训及其主要幕僚常呆的地方。此时薛崇训就正在里面的一间书房里呆着,这段时间宫里也不能去,除了宅在家里也就只有到亲王国活动了。
  他望着木料镶墙的“借景窗”外面思索着一些问题,满脑子想的最多的人自然就是太平公主。对于太平公主的感情他是又爱又怕……确实是有些怕她,因为薛崇训敢对付她的话就会遭到主流舆情的谴责,不忠不孝大逆不道是跑不掉的;反过来太平公主如要对付自己受到的压力却要小得多,甚至可以通过忠于李唐而大义灭亲的借口来化解。虽然薛崇训不认识她会那么做,不过其中干系他还是很明白的。
  此刻薛崇训的情绪十分复杂凌乱,仿佛人都矛盾的两面组成的,他一面对快要到手的独裁大权感到可惜,对野心的暂时熄灭感到失落消沉;同时隐藏在心底的软弱的一面又让他仿佛松了一口气:如果太平公主能完全接受自己的橄榄枝,多一个她这样的值得信任的亲人来分担维护权力的压力,确实能减轻他许多心理负担。
  后来有个词人说“高处不胜寒”并非虚言,手握大权的人最怕的是下面的人造反,被推翻被彻底毁灭。太平公主那成熟老练的权斗经验无疑能让他们一家子的荣华富贵多一道安全保障,在家靠父母谁不想有个值得依靠的人?去年薛崇训感到要失去母亲的时候,突然降临的那种无依无靠的彷徨脆弱也并非不实。
  但失而复得带来了失落,那是野心的渐渐暗淡……要等继承太平公主的大权?那就太不靠谱了,薛崇训年近三十,太平公主才四十出头,说不定她老人家比薛崇训还活得长。史上有的皇帝由于活得太长,皇位只有传给孙子的事儿也不是没有,何况女人本来就可能比纵|欲过度的皇帝们长寿。
  无论如何眼下还是和解最明智,薛崇训将情绪抛诸脑后,提起砚台上的毛笔开始写起信来。
  先写封信说说好话,然后进宫去她。他是这么想的,反正神策军都调走了,再有过多戒心也没什么意义。
  薛崇训那点文采实在是个悲剧,半文不白的词句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但他还是专心琢磨着遣词造句希望能进一步缓和与太平公主的关系。
  正当他挠着脑袋苦想时,一个小吏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说道:“薛郎,太平公主殿下到亲王国来了!没人敢阻拦,她已经进门向前殿而来。”
  “有羽林军么?”薛崇训第一句便问道。但转念一想,如果大股羽林军有所动作,内厂早就报进来了。
  果然小吏道:“没有,随从只有二三十人,大部分是宫里的宦官和朝里的文官。”
  薛崇训心下一喜,转而又一阵感动,母亲是在表达一种信任啊!他当下便放下毛笔站了起来道:“马上传府中官吏随我去迎接。”
  不料他刚出得书房,便见太平公主已经进了主殿,前呼后拥中正向这边走了过来。
  薛崇训身上还穿着一件葛袍打扮得很不正规,他实在没有想到太平公主会主动到自己的府上来,此时也顾不得许多了急忙上前跪倒在地,哽咽道:“儿臣……”太平公主不等他说完,立刻扶住声音有些异样道:“什么也别说了。”
  这时王昌龄宇文孝等一干幕僚官吏也从办公官署里来了,一起向太平公主行拜礼。太平公主完全不鸟其他官吏,抓住薛崇训的胳膊把他扶了起来:“我睡了好几个月,感觉没见到崇训的时间并不长,不过确实是很久没见过你了……嗯,胡须好像长长了些。咱们母子到里面安安静静地说会话。”
  “是,母亲大人。”薛崇训恭恭敬敬地抱拳道。
  此时他正在风满楼的一间书房门口,太平公主便随手携他的手一同走进书房,把几十个官员留在大殿里完全不管。人们面面相觑,过得一会便相互说起话来。
  薛崇训端了一把椅子放在正北的窗前,让太平公主坐上座,自己坐于下首。但太平公主让他把椅子挪近了,于是他只得靠近坐到了她的旁边。
  太平公主微笑道:“我的病已经好了,这么几天你都没进宫看我,心里没有我这个母亲?”
  薛崇训心里百感交集,说道:“儿臣羞愧万分,无颜见母亲大人,方打算写信请罪再进宫见面的。”
  “你做错了什么吗?”太平公主的笑容不变,有神的大眼睛一直看着薛崇训。此时的她看起来更加美|艳了,仿佛年轻了不少,不可能是玉清那所谓的“仙丹”的缘故吧?也或许是因为心情舒畅的关系,养了几天再上了精致的妆,看起来愈发精神耀眼。
  她的个头比许多男人还高,比薛崇训也矮不了多少,不然也无法在投足之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那种霸气,但是丰|腴的身材弧线又如此流畅柔美,给人感觉完全吻合了大唐帝国流行的那种热|情奔|放的风格。要知道太平公主没出嫁之前可是长安乃至唐朝全国的大美女,也许在现代的眼光下她不符合那种娇弱审美,但在此时人们的眼里却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健康、丰|腴、端正、热情。
  太平公主说话比较缺乏含蓄,却能让人心里暖暖的:“崇训没做错什么,就算你做错了什么我都会原谅你的……任何错事,你的身体肤发都是我的。”
  薛崇训瞪大了眼睛,怔在那里,他知道太平公主说的是心里话,还有比他更了解自己的母亲的人吗?他顿时好像回到了女人的子宫那般温暖柔软,他感受到安全、溺爱、宠惯等强烈的感觉,生活里的冷冰冰的博弈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失去的亲情又回来了。在这一刻他确实是动容了……
  “扑通”一声,薛崇训突然跪倒在地上,年近三十的他竟然扑到太平公主怀里哇哇哭了起来,那哭声又是伤心又是痛快。
  这么多年,薛崇训不记得自己哭过,小时候好像也没哭过还以为是泪腺有毛病,今天是记忆里的第一回。原来男人哭起来是那么痛快,有一种说不出的莫名的强烈快|感,仿佛全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仿佛身体已经不存在了达到了飞升的境界,轻松得叫人害怕。
  “哇……哇……”哭声在书房里咆哮开来,贪婪得几乎要几十年失去的一切都给哭回来。
  人生两大快事,无非开怀大笑和放声大哭,如此而已。
  太平公主先是有些惊讶,转而目光变得温和起来,她的大眼睛里满是溺爱,只有薛崇训一个人,伸手抚摸着怀里的脑袋柔声道:“受了委屈的孩子。”
  薛崇训哭起来没完没了,发现自己的眼泪居然那么多,把太平公主腹上的一片绫罗都弄|湿了,他紧紧抱着太平公主的腰,埋头贪婪地闻着母亲身上的芬芳,蹭着她身体里的温暖,仿佛要将自己融化在那怀抱里。太平公主面红耳赤,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情绪折磨得几乎窒息,那种激动的心情真让她有些消受不了了。
  无需任何言语她就贴近摸到了薛崇训的内心。
  薛崇训哭够了才哽咽道:“儿臣的一切都是母亲大人的,所有的身外之物、每一寸肤发、还有我的五脏六腑全都属于大人……我为自己的犹豫和心机而感到羞愧,无地自容。如果这世上存在地狱,我愿意为了大人做任何事下十八层地狱……”
  太平公主的脸上还带着笑意,但美丽的大眼睛已闪出了泪光,她一把将薛崇训紧紧拥入怀中,已经找不到任何言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唯有让薛崇训的耳朵贴在自己的胸口,仿佛想让他自己去感受去倾听那心跳。她那曾经薛崇训吃过|奶的乳|房丰|满|硕|大,虽然隔着衣服却柔软得几乎让薛崇训窒息,本来他这么大的人了还蹭在母亲的乳|房上非常不合伦|理,所谓女大避父儿大避母便是如此,但是此情此景俩人的情绪都已燃烧,充满亲情的爱,那些小节早被抛到九霄域外早已顾不得了,谁还有心思能想到礼仪呢?
  太平公主颤|声道:“我这辈子最欣慰的事就是有崇训,母亲的一切也是你的,你不是想做做皇帝吗?我让你做!”
  薛崇训顿时脑袋一冷,震惊得脑子一片空白:“母亲大人,此事万万不可,儿臣也没那心思了,待您冷静了再说。”
  “你还能冷静吗?”太平公主的眼睛里一团火热的红色,几近疯|狂。
  ……
  大殿里有个官员道:“我好像听到晋王的哭声了?”
  旁边一个官员笑道:“认错呗,认完错就没事了。”
  第四十章 沉迷
  太平公主回大明宫去了,薛崇训也渐渐从失控的情绪中平静下来。他回家坐下来之后回想起起先的情形不禁一阵面红耳赤,总觉得有些丢脸,好在当时屋子里只有他们母|子俩并没有外人,倒是保住了一些面子。他相信母亲也会从过分感情用事的情绪中平息下来,比较理智地处理权力分配的问题,总之情势让人松了一口气。
  此时薛崇训正席地坐在听雨湖这边的书房里,突然的放松让他的坐姿十分随意闲散。在长安的日子大部分都是屋子里呆着的,不是大明宫亲王国就是在家里,薛崇训的生活方式已经很接近皇室……皇室的人都比较宅,大唐皇帝在熟人面前还会自称“宅家”,倒是很有自知之明的叫法。
  就在这时听见身后有脚步声,不用回头看只听声音就能判断出是孙氏。不出所料很快就听见了孙氏的声音:“薛郎怎么坐在地上?”
  “大人也过来坐会儿,陪我说说话。”薛崇训有些倦怠地说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