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社区 > 穿越重生 > 穿到明朝考科举 > 穿到明朝考科举_分卷阅读_254
  第208章
  一首《汉寿侯》诵罢, 六位才子也叫台下观众的声浪激励得心中激荡, 高声念出题诗笺下小小的题名:“白髭居士,请上台相见!”
  白髭居士之名霎时间传遍花园, 众人一声声高呼着, 想把他叫出来, 久久却无回应。而真正投了这张诗笺给关羽的人早已忘了它的存在,更不替居丧中的老师在这种热闹的欢会上邀名, 数票评诗前就跑去跟男朋友约会了。
  至于汉寿侯诗的名次……崔燮不看也能猜到。
  如今前七子还没出世, 江南四才子也大都是小屁孩儿,茶陵派镇压一世的文宗、诗宗李东阳的大作, 还能输给这些刚进京的新嫩进士么?
  他都跑了, 李东阳更在家中, 哪里有人上去领奖。
  几声呼唤落空后,那些仍记着三国五美大选盛况的游客想起了以小乔诗夺冠,之后却不肯领奖,拖了几个月才悄无声息地把美人图领回家的水西先生, 便省了力气, 反而规劝身边的人:“这些才子当场都是不肯出来的, 你听他名字,白髭先生,满场白胡须的都可能是啊!说不定台上那水镜先生就是呢。别跟他们才子较劲了,他们都不出来给人看的。”
  可不出来风风光光见人的能叫才子吗?京里的才子怎么都有这毛病?
  外地来的新进士、举子们都不知道会上有这规矩,暗地腹诽京里人不知道名声重要。老客人们倒都开始猜测这作者与那位水西先生有没有什么关系,若是的话, 他究竟是何人?如此才学毕定不凡人,说不好就是哪位当今有名的诗人骚客,或是、或竟是这两年新出的举子、进士?
  他不肯出来相见,定是因为身份过高,怕叫人认出来!
  这人越神秘就越叫人惦记。不只客人们亟盼着看看他是谁,六位才子连叫了四五回叫不出人来,也颇有些失落。有伙计上台来收了第一的诗笺,六才子收拾心情,又将中选诗篇按名次一一诵遍,呼名叫人,仍按着上回大会的规矩每人奖一张大幅彩画。
  魁首叫白髭先生摘去,第二名却是篇题武侯的佳作,作者唤作龙泉隐士,第三名是题祢衡的抱石居士,到第四位却画风一变,直白地写着两个字——
  刘春。
  今科进士与朝中大小官员才刚才黄榜上见过两回的,新科进士刘春。
  当场便有人喊:“莫不是今科探花刘春?”
  刘探花投票时没想别的,只当是参加个和自己家乡那里差不多的诗会,但前面几位全是题着假名投诗,他一个人顶着真名孤零零地晾在一片假名和千数盼着看他的游人间,心里竟隐然感到了几丝瑟瑟。
  隔着他不几个座位,就有人低声议论:“这会上竟有探花亲身下场,真是文星荟萃,比得上当年的兰亭会了!”
  还有人说:“探花才得了第四,之前那几首诗都得是状元、榜眼写的吧?今科三甲里哪个长了白胡子的?”
  再远处还有个眼熟的进士没心没肺地出卖他:“三鼎甲是一个比一个年轻,刘探花不到三旬已是最年长的,另两位才是堪堪及冠的年纪,哪儿有生了白髭的。只有传胪生出了一把长髯,还是须发乌黑的,也不似会起诗魁那名号的。”
  刘春悄悄低头掩面,任由台上连声叫他的名字。远处仿佛还有人高叫着“仁仲兄”,更有许多好事者站起来寻找二十八九、看着有文华气的读书人。他忽然理解白髭先生等人死活不肯上台的心态了,恨不能时光倒转回排队投票时,把自己题在笺上的名字也换成个先生、隐士、居士什么的。
  他在呼声中苦捱了半天,终于等到台上的六位才子放弃,又开始念后面的名字。
  令他感到安心的是,下一位不是什么先生居士了,而是和他一样直接暴露真名的,甚至比他露得还彻底,连籍贯都坦坦荡荡写诗笺上了。
  “江西程楷。”
  刘春听着这名字,心中羞惭之意竟然大减,瞬间就已想好了回头如何跟这位程年兄一道互相安慰,多少年后再笑忆少年轻狂时的失误。
  然而程楷跟他这种多思多虑之人不同,让人一叫就叫上去了,还在台上与两位拿着诗的人说笑了几句,认了同年,又坦荡荡地说:“我知道刘年兄住在哪家客栈,与我见住的会馆相隔也不远,他今日若不来,那幅赵云的画儿我也代他领走吧。”
  刘春是给赵云投票来的,评选不到终场就已看出无望,早早到了正院,坐得离会台特别近。是以那些人说话时他都能隐约听见,心思复杂难辩——唯一能肯定说清的,就是想把程楷揪下来一块拉走,别再在这园子里待着了。
  好容易熬到程楷拿了程昱、赵云两幅画儿下来,又一位不愿透露真名的某生凭诗赢到一张周瑜彩图,叫家中下人代领,当场卷着画扬长而去。
  评过了最佳诗稿,终于到了本次大会的重头戏——六才子当面题诗了。台阶间空地上此时已摆好六副桌椅,桌上各立着几座铜烛台,灯焰摇曳,将桌子照得明如白昼。桌椅两侧不知何时又拉出粗绳排队线,一个个伙计引着客人沿着绳线排队。
  六名才子裹着和书上一模一样的衣裳,还找人化了妆、贴了胡子,怎么看怎么就是画儿中人走下来。那些好奇才子真容的有些惋惜看不清楚,但三国名士的真爱粉们上来签名时看着他们的模样,赫然就是书里人坐在那里题诗,就有种特别满足的感觉。
  题诗过程又有漫长的排队,有些无聊。但为了弥补排队中的寂寞,不叫这些人排着排着就跑了,崔燮当初就把抽奖环节订在了排队时。
  他们做的衣裳远不止六套,不止十二套,而是将有可能获胜的人物衣裳都做了,诸葛亮、周瑜、关羽这样能参加多重选举的还按场次做了几身,以便几位才子同时穿着上台。这回恰巧选出来的人物都不同,一人一身差样的穿上去了,多余的十来套衣裳就都能拿出来抽签。
  主持抽签的是几名扮作貂蝉等美人的妓女,却不是上回五美大会上扮过这些佳人的——那些人如今身价大涨,他们请不起了,就请了些便宜的新人,只负责在台上抽抽奖、发发奖,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
  她们只要站在那里,就足够把场中气氛炒到一个新高了。
  五人围在抽奖箱旁,高高网起袖口露出一截皓腕,引得满场男子目光都投向她们,才慢悠悠伸臂向箱中,拈出一张纸条,接过扩音喇叭懒洋洋地念出上面的数字。
  虽是这些少女声音娇嫩,但五人一起念出声,再经简易喇叭扩音,足以传出极远。
  被念到的人连签名都顾不得要,连忙迈过绳子从队旁空地跑上台。他们上台之后对着满眼自己偶像的衣裳却不能直接拿,也得闭着眼抽签,挑出的签对应哪身就能带走哪身,就是蜀汉粉拿着了吕蒙、陆逊的衣裳也只能自认倒楣,抱着自己不喜欢的衣裳离开。
  抽错了衣裳的人长吁短叹,感慨自己手气不好;抽着甲胄的又抱怨都是盔甲都是厚纸片上色的,不值钱;那些没叫抽中的听着他们得了便宜又卖乖的埋怨,心里恨得直痒痒,不知有多少想套麻袋抢了他们的。
  还有些人眼看着自己不能抽中,就动了找主办方黑箱的邪恶念头——
  迁安县曾经的最高武官王镇抚家的大公子就趁着众人都安心排队等抽奖的工夫,悄悄缀上了早已暗中盯住的计掌柜,在一个黑黢黢的角落扣住了他。
  计掌柜险些以为自己要叫人抢了,梗着脖子就要叫。亏得一抬头看见那身红地儿百花锦袍和插了高翎子的紫金冠,猛地认出他是谁,又把叫声咽了回去,堆起了一脸笑容:“原来是王大官人,小的许久未回乡,不识大官人何时从山海关外回来的?大官人这些年征尘辛苦,如今进了京,莫不是已立下赫赫战功,加官进爵了?”
  王大公子摇了摇头,晃得头上雉翎随之来回摆动,极为抢眼,人却低调谦虚地说:“不算什么大功,这些年鞑靼人都在山西陕西一带骚扰,我们跟着安顺伯爷山海关没见过几回真鞑,倒是假冒鞑靼的口外马贼多,功劳不大。不过老爷也亲手杀了那么几十个人,捞了个副千户在身,总算不负老伯爷一番栽培之恩。”
  计掌柜连忙恭喜他升官回京,将甜净话儿不要钱般扔出去,又问他怎么回京了不来店里说一声,好让自己早安排人招待他。
  王公子摆摆手,霸气地说:“你一个店掌柜的,花多了主家的钱,主人家也要不高兴,我就不为难你了。对了,你也在京,可知崔状元如何?他跟我兄弟俩当初亲切着哩,不知怎地,一听说他当了状元,就有些不敢去看他——那个诗是不是叫‘近乡情怯’来着?”
  计掌柜笑着答道:“那句诗好像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可大官人你是衣锦还……衣锦进京,有什么情怯的?崔公子当了状元人也没怎么变,依然是当年那么个体贴的性子,若知道大官人进了京,只有喜欢的,哪里会不想见你?”
  王大公子倒有些扭怩:“唉,他可是状元了啊!当初他考上举人,我听了都跟着荣耀了好久呢。那时说到我竟认识了个举人,年年还给我送节礼,送英雄像,营里好些人羡慕得我不行。再等他考上状元,那就更了不起了!咱们迁安从三皇五帝上数都没出过这么个文曲星,一县、一府都跟着光彩,我一个粗人竟有些不敢跟状元说话了。”
  计掌柜一直跟在崔燮身边,惯见他该出书还是出书,该办大会还是办大会,之前竟没觉着他身份突然拔高了多少。叫王大公子这么一说,倒突然也有了几分了不得的感觉。
  他可也是状元身边重用的人,出的都是清贵进士翰林给举子们写的书,他也不是个寻常书斋的掌柜啊!满天下这么多掌柜的,谁能比他更清贵,干的事更有文气?
  他现在这身份,就是在南京繁华之地给他个大铺子叫他自己做东家他也不换!
  计掌柜正自我陶醉着,王大公子就已按捺不住露出真意,将入院时发的壶递到计掌柜面前,精芒毕露地问道:“能不能叫那几个姐儿抓我杯上这号?我手里吕布、赵云的甲胄都有,就想要套曹丞相那个大红大紫的丞相袍过过瘾。”
  壶身上印着井七的字样,按着六十四卦卦名加数字排序,正是他进园子的次序,抽奖就按这号抽。计掌柜接过壶看了看,摇摇头道:“抽号都是闭眼抽,也不知道那身叫人拿走了没有,要在会上抽着不方便,不过小老儿倒有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