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社区 > 穿越重生 > 我在明末当皇帝 > 第340章 增加待遇
  为了给天子写好演讲稿,这三天里卫鹳是绞尽了脑汁,工部官员也在宫门前的平地上搭好了台子。
  演讲当日,整整调了2000名五军营士卒来维持秩序,上万名京师百姓来到广场上等待演讲开始。
  当朱由检的身影出现在高台上,所有军民官吏顿时肃然,站在几米高的平台上,望着一眼望不到尽头百姓,朱由检心潮澎湃,这都是他的子民!
  拿起喇叭,清咳了两声后喊道:“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这片我们祖先用鲜血和尊严浇灌的土地上,我看到了一个传承几千年的民族,在你们眼里帝国是庞大的、安稳的,但是朕告诉你们,帝国正面临空前的危机。
  目前,帝国有一亿六千万的人口,但资源已经趋于饱和,你们可以无动于衷,但土地是越来越少,人口却会每年增长几千万,我们的土地无法产出更多的粮食养活他们,几十年后你的儿子、孙子会没有生存下去的基本保障。
  人活下去只需要一份工作、一个馒头,但是几十年后你们的儿子、孙子连这点基本的保障都得不到。
  到时为了争夺仅有的资源,他们会发动战争,相互厮杀争斗,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活下来。
  无论你们现在是何等尊贵显赫,未来都会有断子绝孙的风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的血脉会侥幸传承下去,而能解决这个问题并让我们文明长久延续下去的只有军队!”
  话声中,朱由检背后的卷轴被人拉开,一份十几米长的世界地图出现在百姓眼前,朱由检的身影在地图前显得那么渺小。
  所有百姓这才知道,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多的国家,最后他们的目光落在了以赤色勾勒的那片土地上,那里写着一个字:明!
  “普天之下有很多国家,我大明只是其中一个,如果想让我们的后人安稳的活下去就要不断扩张!不扩张我们的后人就会被饿死。”
  朱由检声情并茂的说着,这份演讲词在后世人看来无疑是愚昧的,可古时期人们并没有太多的认知。
  在朱由检面前这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人潮里,99%以上的人连自己住了几十年的京师地图长啥样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全国地图、世界地图了。
  听到天子说他们的后人会因资源不足而相互厮杀内斗,民众间涌起一股恐慌的情绪。
  朱由检张开臂膀,继续说道:“朕的臣民们,让我们团结起来,只要团结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我们,帝国—万岁!”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所有军民不约而同振臂呼喊,朱由检张开臂膀听着百姓山呼海啸的呼喊。
  演讲结束后,百姓们各自回去将朱由检说过的话说给亲友听,寻常百姓听到几十年后帝国的土地不足以养活自己的后人,都为此感到担忧、
  这股热潮持续没半天,另一件事的风潮就盖过了这件事的风头,朱由检听到后恨得牙都痒痒。
  朱由检上午在宫门外演讲,下午就有一个村妇到正阳大街上喊冤。
  那村妇三十上下,披头赤脚,身上穿着一件用血写的白衣,抱着的木牌用白灰写着她的遭遇。
  妇人叫陈氏,家住京郊,男人是关宁守军,早些年死在锦州了,自己一个人把儿子拉扯大,一个月前一个顺天府衙役路过她家讨碗水喝,见她有几分姿色,脱下裤子就要行不轨之事。
  陈氏极力反抗,回到家的孩子看到这一幕,拿起鱼叉从背后捅死了衙役。
  历朝历代,杀官都等同于造反,因为陈氏之子已年满十五,就算受理案件的官员法外开恩,也免不了落得个流放三千里,刺配琼州府的下场。
  琼州府就是后世的海南岛,在后世那里是国内一流的度假胜地,但是在17世纪那里是刺配犯人的地方,岛上一群穷凶极恶之徒,一个15岁的孩子过去能有好?
  母子二人一合计就摸黑把衙役尸体在山里找地埋了,十几天前事情败露,她儿子被抓进大牢,受理案件的官员直接以杀官造反为名,给他判了个明正典刑。
  陈氏心里委屈就跑到正阳大街上来了这么一出,正阳大街每天人流量几十万,很快就围了一群人。
  五城兵马司的衙役要把陈氏带走,跟围观百姓起了冲突,几个游侠路见不平,砍伤了几个衙役后逃之夭夭了。
  “这破事…”
  尚书台里,听完白翎叙说的朱由检低声嘟囔着,这件事暴露了帝国司法程序的不足,这件事上活着的人谁都没错。。
  郑氏之子叉死要侵犯母亲的衙役,从情理上讲他无罪。
  受理案件的官员以杀官造反的罪名判他死罪倒也说得过去,毕竟15岁后已经成人了。
  五城兵马司的衙役为了不让陈氏阻碍正阳大街的行人来往,要把她带走这也说得通。
  那几个砍伤衙役的游侠,路见不平也没错。
  唯一错的就是土里埋的死衙役,朱由检想了想,抬手对刘若遇道:“告诉史可法,陈氏之子杀人情有可原,死罪可免,发配为山海关为卒。
  五城兵马司的衙役要带人走时态度应该不是很好,不然不会引得游侠出手,罚他们每人半月俸禄,那几个游侠也不用下海捕文书。”
  “老奴即去拟旨。”
  “还有,把孙承宗他们几个叫来。”
  “遵旨。”
  ……
  这次的事让朱由检意识到帝国律法上的不足,陈氏之夫为国捐躯,家人却落得落得如此境地。
  帝国士兵的待遇需要提高,不需要太高,以帝国目前的财政状况也给不了太高,但起码要士兵知道他们为国战死后,他们的家人能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把自己的想法跟孙承宗几人说了一遍之后,几人均表示赞同,银子的事他们都相信天子会解决,就像刚即位时天子免除了百姓头上各种名目的税。
  不知多少人等着财政赤字,看天子的笑话,到现在帝国财政也好好的。。
  边军出身的赵率教抚须道:“此诏一下,边军将士必对陛下感激涕零,边军弟兄哪里人都有,他们离开家乡来戍边,最怕的就是死后不能葬在家乡,陛下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才是。”
  朱由检点头表示赞同,在道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战死的帝国士兵通常是就地掩埋,由帝国负责把他们的遗物带给家人。
  汉族一直讲究落叶归根,边疆士卒自然也不例外,与孙承宗等人商量了一天,暂时拟定了个标准。
  为国捐躯的士兵,家人可获得军士十年军饷,按照军团兵的标准,死一个军团兵帝国要给480两抚恤银。
  其子女在15岁之前,由朝廷出资免费让她们上学,午餐由朝廷开办的学校负责,成年之后如犯罪状,即使是杀人重罪,但只要情有可原就可以免去死罪,男子发配千里之外充为戍卒,女子充入教纺司。
  其妻其母,可见官不拜,她们若犯罪,年过六十者不罪,六十以下者可杖责不可下狱。
  又商定了一些细节后,三天之后这份诏书发下,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
  边疆士卒听到自己战死后家人能获得这么多好处,无不对朱由检感恩戴德,北方各座边军营地里,高呼万岁之声经久不绝。
  不满的是各地卫所兵,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军团兵是天子亲儿子,他们卫所兵已经成后娘养的了。
  更为不满的帝国官僚阶级,他们认为天子给士兵的待遇太好了,一个当兵的,一年拿的军饷跟知县拿的都一样了,还有那么多知县没有的待遇,他们感到非常不公平。
  一时间,各省都有奏折上来请朝廷收回成命,这些折子里,朱由检随便翻看了几本,看到都是一个意思后全扔进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