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社区 > 穿越重生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349节
  语落,户部郎中倪元璐出列道:
  “启奏陛下,自去岁与佛朗机人签订通商以来,皇商会已经在苏州成立,有苏州黄华堂、杭州洪良文、登莱宋柄实、大同曾良遇等十余家地方商会加入。”
  “登莱商会的宋柄实前日修书于户部,言说当今贩卖私盐之弊,请求朝廷将私盐定为官有。”
  说完这些,倪元璐奉上奏疏,躬身又道:
  “陛下,臣也觉得,如今山东及两淮之地的盐货买卖的确是太过混乱,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
  “将私盐统一归纳,定为官盐,由朝廷统一调配、买卖,如此也能为朝廷增加一大笔岁入。”
  第四百六十九章:私盐官有制
  “陛下,我朝推行私盐官有臣无异议,但是也要同时拿出一个章程,以避免近海百姓的生活因此受到改变。”
  两淮御史站出来说道。
  “近海百姓多有靠贩卖私盐生活的,私盐收归官有以后,这些百姓赖以生存的贩卖私盐生意就将被禁止,这会迫使这些百姓做出一个选择。”
  “要么活活饿死,要么继续铤而走险,与奸邪小人一道贩卖私盐,如此对朝廷不利!”
  “这些事朕也都有过考虑…”朱由校微微点头,道:
  “自洪武年以来,沿海地区的私盐屡禁不止,官商勾结成风,以至于地方腐败,民不聊生,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体系来管理。”
  “私盐官有,会让很多沿海百姓失去收入来源,朝廷需得尽力救济,为这些百姓安排取出,以供养家人。”
  说到这里,朱由校在心里叹了口气,看起来无论是什么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也不可能完全都是好处。
  推行私盐官有,长远看来会为朝廷带来大笔利润,可这一议起来才知道,和发展火器一样,还是需要先投入大笔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何况这种改革很可能为地方百姓的根本生活带来较大改变,如果处置不当,就可能像历史上崇祯年间裁撤驿站那样,出来个“李自成”被迫造反。
  语落,阶下百官再次热切的讨论起来。
  “陛下所言极是,臣提议于沿海之州府设巡检司,梳理盐务,由京统一调配各地巡检,以绝贪腐之风。”
  “张侍郎说的虽然不错,然过于片面,下官提一个增补。”
  很快有人站出来,补充说道:
  “巡检司自古有之,乃为交通要地聚兵之所,此回再设,如果重名,很容易让各地官员及百姓误解,莫不如更名为巡盐司? 也好将朝廷理盐之决心昭告天下!”
  朱由校点头? 开始在心里仔细琢磨。
  有明一朝,对沿海盐务早有治理? 但却一直没有达到什么有效的管控? 尽管朝廷明令禁止,如今各地贩卖私盐? 依旧是泛滥成风。
  其中固然有朝廷未设专门的衙门有司机构管理的原因,但是更多的? 还是地方官员与私盐贩子之间达成的所谓某种协议。
  这种不成文的规矩在各地都有? 地方州县官员一般兼理盐务,也知道私盐乃是一大暴利,碰见了基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只看银两进账? 却毫无所为。
  既然决心治理盐务? 也就要有一并治理贪官的准备。
  想到这里,朱由校摆了摆手,待殿上逐渐肃静,才是说道:
  “巡盐司这个提议很好,除此以外? 朕还打算在蓬莱设立一个稽盐署,一体辖制各地巡盐司。”
  “要尽快统计山东及两淮沿海之处现有的官办盐场? 多少在册盐田,每年能产多少官盐? 这些朕都要知道。”
  “这件事,就交由东厂去办? 魏忠贤办事? 朕放心。”
  说到这里? 朱由校还是不得不感叹,这个时候,方知魏忠贤的得力之处,这种事要是交给别人去查,还真的不是很放心。
  至于较事府,由于较事府在暗中发展,每一人都是死士,所以发展的极其缓慢,到现在也才几百人。
  这种涉及到全国沿海城镇的大事规模太广,较事府的体量还远远不够,锦衣卫也不行,现如今只有番子暗探遍布天下的东厂,才有这个能耐。
  想到这里,朱由校将眼眯了起来,本想着是不是要把东厂也从魏忠贤手里拿回来,现在看,还得再等等。
  魏忠贤,还有他的用处!
  “陛下圣明!”群臣纷纷山呼。
  ......
  散了朝会,朱由校也没回乾清宫。
  临朝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基本上有什么事儿,在朝会上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百官讨论,政策直接下发,上通下达。
  如果大家集思广益的话,朝会不失为一个了解地方,及时作出应对的好方法,可事实就是,自嘉靖以来,朝会已经渐渐失去了效用,转而成为文官们挥洒笔墨、结党相争的战场。
  这样的朝会,自然上与不上都是没什么用处。
  临朝以后,一些官员的疑问都已经得到解决,乾清宫的本子比往日少了许多,这也就让朱由校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后宫看看。
  说是回后宫,实际上朱由校直接就来了坤宁宫。
  “二位娘娘,陛下来了!”
  还离的很远,坤宁宫的掌事女官徐氏就瞧见了天子的尊驾,忙出声为里面的两位小主提醒。
  为什么说是两位?
  因为这个时候,裕妃童静儿正陪着张嫣在坤宁宫说话,后宫里没有什么别的乐趣,女人们也都喜欢闲话家常。
  对于朱由校,两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首先相对而言,明显张嫣更得宠幸,而且他也不止一次在后宫争端中表明支持,这也让张嫣由最开始的陌生,变得渐渐有了一些感情。
  毕竟四年了,就算是根木头,也该培养出感情了。
  何况朱由校对张嫣也真没的说,后宫里就没第二个女人能“霸占”皇帝这么长时间。
  刚入宫那会儿,张嫣听见朱由校来了,那是避之唯恐不及,甚至时不时还会冷言冷语的嘲讽。
  可是现在,她老是看着西暖阁皇帝理政的方向发呆,心中暗暗期待,听见徐氏的喊话,脸上一阵惊喜,赶紧扔下书跑了出来。
  “瞧给姐姐急的!”
  童静儿也在看书,听见声音后一惊,回过神来时却见到张嫣已经小女人似的跑出去迎接。
  对于朱由校的感情,童静儿属实比张嫣更为复杂。
  张嫣是三千秀女选出来的第一美女,先被当今太妃相中,后又被天子钦点为后,这种殊荣,可谓冠时第一。
  而她童静儿呢,之前不过是个在西暖阁端茶递水的宫娥罢了。
  若不是那晚皇帝心情差,偶然之间临幸了她,只怕到现在她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宫娥。
  童静儿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无论相貌还是言谈举止上,都与当今皇后无法相比。
  在她看来,能被皇帝临幸生女,封为贵妃,这已经是几世修来的福分,哪还敢奢望什么其它。
  “裕妃也在!正好,来给朕捏捏肩、捶捶腿!这次朝会商量的事情不少,可累死朕了…”
  朱由校刚刚下朝,坐得久了,只觉浑身一阵酸痛。
  第一次复朝搞了很久,许多堆积的事务都在今天处置,天还没亮就在准备,等散了朝,已经是太阳高照的午时了。
  童静儿在这里地位最低,这种事也理应她来。
  这种亲近皇帝的机会,往日里是十分少的,这个时候要是让宫娥来做,只怕童静儿还不愿意。
  她没有什么怨言,走到后面就用娴熟的手法来为朱由校松肩。
  张嫣陪坐在卧榻上,接来徐氏拿着的茶壶,一边倒一边问道:“陛下,朝会顺利吗?”
  朱由校歪着头想了一会儿,笑道:
  “顺利,定了两件大事!”
  “什么事呀?”
  “北逐土默特,推行私盐官有!”
  “朕心中有一个蓝图,让大明越来越强盛的蓝图!”说到这里,朱由校神情变得兴奋起来,摩拳擦掌,似乎已经准备好大干一把。
  第四百七十章:官商勾结,豪强作难
  山东,登州府,海阳千户所。
  海浪不断拍打着岸石,一处由竹子搭建的简易窝棚周围,正有形形色色的男女忙活得不亦乐乎。
  小道上,正有袒露上身的健硕汉子推着独轮车,独轮车上装着许多麻袋,每一个麻袋都被装填得满满的。
  大家忙活的很高兴,可心中却都是明白,这样的日子很快就不会再有了。
  天启四年二月,春夏之交,登莱一带却显得比往日冷清得多。
  自上月底开始,各处的官方盐场相继关闭,东厂缇骑四出,自京师通往四面八方,奉旨调查盐事。
  前不久,登州府衙亦发出通告,宣示各州、县,据说是朝廷制定了新盐法,管控私盐。
  登州府本地的知府张大器,一直凭借此法发财。
  朝廷管控私盐,他虽然明面上没有反对,暗地里却是故意带领风气,想要激起沿海百姓对朝廷的敌意。
  这次的府衙告示,张大器便是故意掐头去尾,朝廷对沿海百姓的安排只字未提,却是着重讲了不许再贩卖私盐。
  他还在幻想着,要是沿海百姓出了乱子,朝廷就会放弃新盐法的推行,让沿海一带继续这样混乱下去。
  如张大器这样的人还有许多,朝廷推行新盐法,首要之务便是查清朝廷现有多少盐场,盐场在册盐田又有多少。
  各个盐场现存多少盐货,这也需要查得清楚明白,以便接下来政策的顺利推行。
  然而这样的政策,却是触碰了登莱及两淮,沿海之地官商们的利益。
  实际上,还不只官商,一些沿海之地的地方豪强,各个区域是哪家的势力范围,产出哪种盐货,多年沿袭下来早有了一套自己的体系。
  朝廷推行新盐法,显然是要形成系统的管理,这些原本的规矩都要作废,朝廷也不会坐视豪强把控盐路,所以不止官商,豪强们更是倾力反对。
  为反对此回新盐法推行,这些人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新盐法的推行,虽然在朝堂上得到了一致赞同,可下到地方上,却是困难重重。
  沿海之地多年的腐败,造成现今各地多为贪官掌权的局面。
  这些地方官员早赚的盆满钵满,不会明着反对新盐法,但却会将朝廷的举动告诉地方势力,两相合作,以期组织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