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社区 > 穿越重生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61节
  张二姑娘小声地问:“姐,有没有热水?我身上都臭了。”
  “忍忍吧。”张大姑娘早已闻到自己身上的汗味,微微皱起眉头,“等到了崇真宫,我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张二姑娘到底年岁小,被抄家之后的日子把她的胆子给吓破了。她啜泣着:“也不知道小六去了哪一户人家。”
  小六是她新得的亲妹妹,在家族里面排行第六。其他姐姐妹妹都要去崇真宫,唯有襁褓里的小六被人抱走了。
  小六被抱走那一日,张二姑娘发着高热,烧得迷迷糊糊的,张大姑娘却是亲眼瞧着的。抱走小六的男人穿着一身麒麟补子,面白无须,分明是宫里的太监!
  “小六肯定是在宫里享福。”张大姑娘把这个发现告诉张二姑娘,“姑母在宫里,她老人家肯定会格外照顾小六。”
  张小六的命苦吗?
  小六尚在襁褓之中,母亲难产去世,父亲充军,家族富贵化为一场空。可是这天底下,小六的苦又不值一提。
  离张家女眷的马车大约五六里的地方,一群流民在这里歇脚。他们在西厂大人的组织下,要往京城的方向而去。
  “大人,京城真的有我们的活路吗?”一个肤色黝黑的汉子不安地问。
  “京城有大厂,你们进厂能当工人。”太监谷大用按照皇帝给他的说法,跟这群人再说一遍,“当工人好啊,顿顿有饭吃,还有员工宿舍可以住。能卖力气的男人去建厂房和宿舍,会纺线的女人在厂子里当女工,五岁以下的孩子能进去工厂托儿所。”
  他嘴里的“工厂”“工人”“托儿所”等概念,对于眼前的流民来说,都是很新奇的概念。
  流民们起初都不信,但是西厂的人能拿出来粮食,给他们吃饭,他们便足以听话。他们很喜欢听谷大用讲工厂的事情,仿佛多听几遍,进厂之后的好日子就在眼前。
  第一批带过来的流民,预计有两千人。
  京城郊外突然多了两千人,这个数字对于北京官吏的管理能力而言,还是负担得起的。第一日,户部来人,给流民们登基户籍,上了临时的京郊户口。兵部的京军好歹建了那么多年房子,一部分上了年纪、即将退役的军人们给流民做示范,指挥他们如何建厂房。
  这间厂叫北京纺织一厂,简称一厂。
  在皇帝的计划当中,如果头一家厂办得好,往后还有二厂、三厂,甚至办至天津一厂、南京一厂等外地企业。
  萧靖过来巡视的时候,他穿着镇国大将军朱寿的武官袍子,光看着上面的二品飞鱼图案,没有人敢小瞧他脸嫩。
  “这件差事,你办得不错。”他跟西厂厂公谷大用说话,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他粗略看过流民的身体,除了瘦,身上好歹还有三两肉,不是那种奄奄一息的状态。
  “全赖主儿指挥得好。”谷大用拱了拱手,哪里敢居功,“只是这万岁,民间偷粮食的侠盗……是否要停?”
  西厂的人去大户人家偷粮,给善者留金、给恶者留铜,留下来“侠盗”的名头。如今流民安顿得差不多,总是偷东西不好。民间有小偷小摸有样学样,效仿西厂偷东西,也说自己是“侠盗”。
  这哪能啊!
  谷大用气得让手下的人把那群小偷小摸的捉起来,狠狠地打了一顿,不许别人污了咱家西厂的名头。
  “刚查抄了两位侯爷,倒得了一笔财富,偷粮一事可以停了。”萧靖在心里计算,“喂饱这些人……钱帛应当能撑到秋收的时候。”
  目前他最主要的大开销,一个是纺织厂那块儿,另一个是京营的东官厅。
  工人们来到京城的时节刚好,夏初,夜里不会冷死人。刚开始的员工宿舍是简易版草棚子,众人拖儿带女地住进去里头,能给口饭吃就行。
  萧靖做主买了大批砖瓦,让会建筑、有力气的男人先去打地基,建厂房。女人们被聚集在一起,清理出来一块干净的地方,众人围成一圈,在学习珍妮机的操作。眼前的珍妮机是第一代珍妮机,一个手工纺纱机装有八个锭子,而明朝的单人纺车以三锭为常,只有纺纱最精湛的松江府织娘敢用四锭纺纱。
  珍妮机加了那么多个锭子,纺纱速度快了何止两三倍!
  负责教授纺织技术的师傅是一名年轻的工部小吏,叫做宋景。宋景是去年考上的进士,他的成绩考得一般般,是全国第两百一十七名。宋景没想到皇帝会亲自召见自己,给出图纸,让他制作这个珍妮机。
  “臣不擅机械。”宋景如实回答。
  “没事,你学着做嘛。”萧靖让宋景去捣鼓珍妮机,“谁人学习东西,起初都是不懂的,后来就懂了。”
  至于把这个任务交给初出茅庐的新人,是因为萧靖想起来,宋景是后来的南京工部尚书。宋景有一个曾孙叫做宋应星,宋应星是写科学巨著《天工开物》的那一位。
  如此看来,老宋家应该有一些科学天赋在身上的。
  果然,宋景用了一个冬天的时间,成功将珍妮机复刻出来。他向妻子学习纺纱纺布,一度让妻子认为他疯了。
  妻子问他:“别人当官你当官,别人都去工部画卯,你却躲在家里弄木头。弄木头还不算完,你怎么学起妇人纺纱来了?”
  “这是上官交给我的大事!”宋景说,“要是我真的偷懒,工部怎么会给我发俸禄呢?”
  他这话说得在理,妻子见宋景每月的俸禄一分不少,便没有再催他了。
  宋景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珍妮机器做出来,又花了三个月时间学会了基础纺纱、再到用珍妮机纺纱。他一个大老爷们,坐在珍妮机前面拿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纺出来的棉线、麻线结实匀称,加工速度极快。
  今日他过来一厂教妇女们纺纱,本来女人们看他像是一个斯斯文文的读书人,多少有点职业歧视,她们以为男人不会纺纱。
  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没有。
  一头有人添加材料,另一边宋景使用机器,八根棉纱被织得越来越长。他劳作了大约半个时辰,才把织出来的棉纱裁断,分发给在场的妇人们。
  “你们看看,今日的纱做得好不好,结不结实?”
  “好!”
  女人们观察手里的棉纱,她们做不到这样好的纱线,即使有个别人能纺出来,速度也比不上宋景这么快。她们得知自己日后要学这个“技术”,脸上都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她们学会了这一行,日后还愁没有饭吃?
  宋景将女人们每十人分成一组,让她们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他给每个小组定下学习目标,说一个月之后考核哪个组纺出来的纱最好。
  这是万岁提点他的,让他这么指挥人的。
  有大胆的妇人问道:“先生,赢了的小组有什么奖励?”
  “赢了的小组,能够先选员工宿舍。”宋景往烟尘滚滚的工地上一指,“哪个朝向的阳光好的,哪个户型的房间多的,手快有手慢无!”
  进厂还包分房啊!
  这下子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这一日太阳下山的时候,工地上的男人们收工,女人们坐在自己的小家里头,讲着今日的见闻。
  “乖乖,这个妮儿机太神了!恐怕天上的仙女纺纱就是这样快。”
  “欸,老二你说,宋先生会不会是天上的织女娘娘下凡?”
  “等房子分下来之后,咱们先供上织女娘娘的牌位。”
  作者有话说:
  宋景:我,织女?
  宋景确实是写《天工开物》的宋应星的曾祖父,只可惜男主活得没那么久,应该见不到小小小宋了。
  太后抚养的张小六可能是嘉靖的张废后。
  感谢在2021-10-13 17:15:50~2021-10-14 17:34: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每天都想厌世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31章 朱厚照做好人(22)
  ◎明武宗的牛仔裤◎
  两个月之后, 北京纺织一厂的厂房终于搭建完成,一百台珍妮机正式投入使用。
  开工的第一日, 工人们的热情都很高。除了是因为对生活充满期望, 更因为有肉吃。
  什么是好日子呢?
  睡觉有片瓦遮头,碗里有肉,这样的日子就叫好日子。
  萧靖让人拉了十几头大肥猪过来一厂, 现杀现煮,光是猪血都盛了几十只大木盆。他在这方面讲究仪式感,先是用肥猪来拜神, 以祈祷工厂万事顺利。他当众剪了彩带, 作了一番演讲,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畅想。他亲手点燃了好几挂的大鞭炮,鞭炮壳子红红火火地落了一地, 这样日子一看就特别兴旺。
  他让厨房把祭祀过的猪肉做成大锅菜, 言明中午的时候会分发给在场的工人们。
  这下让他整的,好多人无心工作,都想着中午的那一顿有肉的饭。家属区的小孩子们没人管,一窝蜂地跑过来看人杀猪做菜。
  虽说皇帝姓朱,但是民间却没有说不给吃猪肉的说法。百姓们为了避讳,把猪叫成“豚”“豕”。
  “哥哥,好香, 好香——”
  “姐,好大的豚!我捡到了一只豚牙,嘻嘻!”
  “厂长,什么时候可以喝汤啊, 我能喝到豚骨汤吗?”
  一个剃了头的小男孩跑了过来, 他人小胆大, 在刚才听过“厂长”的开厂发言,便凑了过来。萧靖低头看到小男孩的地中海发型,觉得有些好笑,天气热了,给孩子剃头的家庭不在少数。人们将孩子脑袋上的头发剃了一圈,只留下头顶的一条冲天辫。
  娃娃们年岁小,等到十几岁的时候留头也不晚。
  他蹲下来跟小男孩说话:“你听话的话,可以分到一碗熬得奶白色的豚骨汤。你爹娘干得卖力的话,年底厂子还会分豚肉,你家的豚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可以炒着吃、炸着吃、炖汤吃、或者做成腊肉,烟熏着吃……”
  他这人坏得很,隔壁小孩被他讲得馋哭了。
  旁边跑出来一个小丫头,好奇地问:“年底还有肉吃?”
  萧靖信誓旦旦地说:“厂子的收益好,年底再杀十几只豚。豚上的肥油在锅里一炸,炸得雪白的膏脂,连带油渣都是香喷喷的。”
  怎样才叫收益好呢?
  一厂的纺织工人们吃过这一顿开业的猪肉饭,干劲特别足。男人们负责处理棉、麻、羊毛等各种纤维,女人们负责纺纱和织布。五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被留在家里,他们能干一些家务,能洗衣裳能烧饭。
  只有还在地上爬的小娃娃,被父母送到厂子的托儿所。萧靖做主,让托儿所雇了七八上了年纪的妇人,她们能看管孩子午睡,包中午一顿饭。
  别小瞧了娃娃中午的一顿麦糊糊,一家双职工才有这样的福利!
  一匹匹布料被纺织出来,质地结实,厚薄均匀,质量在市场上属于中上水平。萧靖看着仓库里越来越多的麻布和棉布,又在发愁另一件事情。
  布是有了,可是短期之内没有人来买怎么办?他要是等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的洋人上门,还不知等到何年何月呢!
  “舅舅蠢啊!”
  最后是张嫣看他急得嘴里长泡,点醒他的。
  她给他出主意:“军营那边不是多了一个东官厅吗,归您管吗?东官厅的人要训练,这日日摸爬滚打的,衣裳裤子容易磨破,夏装该做多几套。舅舅以军营的名义去给一厂下订单,反正往年也是要买布,何不把钱从自己的左手倒腾到右手?”
  这样下来,东官厅的官兵们有了军服,一厂的布料也卖出去。
  厂子的收益能做起来,甚至能借着军营打广告,打出知名度。
  “当真是一叶障目!”萧靖一拍脑袋,他居然没想到这茬子。
  ……
  东官厅的直属长官是镇国大将军朱寿,部队里的将士们不归兵部直接掌管,却归这位大将军管。大将军在京营的六万官兵当中选拔了两万精锐,将其充入东官厅。
  东官厅的苦,京营里面没有一个人不知道的。东官厅的将士们每日都要练兵,光是每日的长跑就是二十里地打底。清晨跑一回,太阳落山前跑一回,刮风下雨依旧不停止,跑完才能回营里吃饭,麦饭管够。
  “兵贵神速啊。”萧靖跟兵部尚书刘大夏登上城楼高处,看到一个个跑步的身影,“老刘你看看,是不是大家跑得比往日快多了。按照这个速度,大家跑步去宣府,要花多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