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苏叶其实明白,自己的手段偏邪性,行事也颇为激烈,同时她还是个好享受之人,和展昭的性格差别蛮大的。
  所以她虽然时常调戏猫儿,却真是因为欺负正经人很有趣,没忍住,并没有故意引诱的意思。
  至于猫儿对她的想法,她认为,那只是浅薄的好感。
  像猫儿这种心中有正事大事去做的人,些许情爱,在忙碌中慢慢就消化了,并不是多大的困扰。
  事后他们还能是不错的朋友呢,毕竟展昭的性子大度又宽容。
  但这件事叫她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展昭,原来他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端方,其实行事颇具侠客精神。
  只是身在官场,有些行为不能做,做了会引起连锁反应。
  这次他要是因为同情放过了犯人,那下次呢?
  情有可原四个字分量太重了,又太容易和律法冲突了,很多人犯罪都是逼不得已,情有可原,就能原谅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吗?
  这置法律于何地?
  律法的威信一旦崩塌,那简直是在摧毁朝廷统治的根基,到时候受罪的事广大百姓,在包大人手下做事,他就决不能触碰这些底线。
  因此展昭常常陷入两难的境地,可再难,他还是坚持下来了,直到包大人离世,才消失无踪。
  但他毕竟是南侠展昭,心中自有正义在,也有同理心。
  在江湖上,像这种偷盗一张不合理契约之事,是再简单不过一件小事。
  为此让江石头和王小花丢了性命,那就太不值了。
  于是他非常机灵的,绕了一个远路,来这样碰一碰白玉堂。
  他心中自有打算,知道白玉堂喜欢这家酒楼的鱼脍,过来碰碰运气,能碰见白玉堂自然好。
  要是没碰到,也会等下衙后,让江湖朋友给白玉堂传消息,让他知道,他一直怀疑的江石头要被判死刑了,不是因为杀人,仅仅是帮喜欢的人偷不合理的契约。
  依照白玉堂的性子,此时他肯定会心生愧疚,然后做点什么。
  可以说,端方的展昭,其实把白玉堂的性子摸得透透的,可因为心底莫名的酸意,他并没有选择耐着性子去哄白玉堂,而是和人针锋相对。
  或者说,其实展昭也怀念当初在江湖的快意恩仇。
  面对其他人,他尚且要收敛着性子,可当面对与苏叶有几分相似的白玉堂,就忍不住放开了一两分真性情。
  说到底,猫鼠能斗起来,那是双方都有意的结果。
  一个巴掌拍不响,展昭要真不愿意,有很多办法能消除白玉堂的好强之心,比如服软。
  展昭不会服软吗?他可以!为了包大人,为了开封府,服软的次数不少,就比如去皇宫守夜,非得他吗?
  其实不是,官家不过是见他生的好,见猎心喜罢了。
  展昭要是想拒绝,官家也不会强求,总体来说,他确实是个足够宽容的君主。
  但展昭并没有,即便他也不喜欢宫廷,但有一点,如果他时不时去守夜,就可以见到官家。
  在官家不忙的晚上,还可以和官家聊聊天。
  而他能聊什么?当然是聊包大人最近做了什么事,又判了哪些案子?
  官家对包大人的信任很大,认为他是一个忠臣兼良臣,可再信任,在包大人几次三番顶撞他后,在包大人得罪了一票权贵,天天有人说在官家耳边说他坏话后,官家还能如此忍住脾气,没有借机发落包大人,展昭可谓是功不可没。
  正因为他道出了包大人的艰难,以及他做的事是多么的重要,官家心里生气的时候,也会感怀一二,朝廷需要这样的忠臣良臣清官!
  另外,展昭在宫里对谁都温和,包括那些太监和宫女,除了他本身性格宽容以外,能体谅这些人的不易,还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皇帝近身之人,一言一行是可以影响到帝王的。
  所以展昭也想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从而创造一个比较积极的氛围。
  皇宫里,就算是身为包大人政敌庞太师的女儿庞贵妃,对展昭都颇为有好感,认为他是真正端方之人。
  因此在吹枕头风的时候,她也只说包大人严厉,包大人过于耿直,做事不够圆滑之类,而不会拿一些官家无法忍受的话,去攻讦包大人,比如他不把官家放在眼里,屡屡顶撞官家,为的是自己的好名声,想学那些谏臣扬名呢。
  这种话,即便官家再大度,听多了心里也会犯嘀咕的。
  就像唐太宗对魏征,他是何等心胸宽广之人,可当他认为魏征踩着自己的名声扬名之后,也做出了例如推倒魏征墓碑,磨掉碑文的行为。
  虽然没多久太宗就后悔了,命人重新把墓碑竖起来,但做过就是做过。
  要是官家心里犯嘀咕,等到包大人再因为某些事直谏的时候,可能冲动之下,就下令革职了。
  革职就算了,就怕冲动起来,直接下令把人处死。
  到时候展昭是劫狱呢,还是劫狱呢?
  想必包大人宁愿死,也不会让他劫狱吧?
  包大人肯定宁死,也要唤醒官家的理智,以自己的性命,让官家记住这个教训。
  不要觉得这种行为好笑,在这个时代,是非常正常的臣子行为,很多忠臣都会选择这么做,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死不足惜,但官家不能思想有误,那是会影响天下人的,他们这是为在天下百姓牺牲,在给朝廷尽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