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臣纷纷作揖行礼。
  相较于朝堂的调整,对湖广、两广、福建等地的调整,崇祯皇帝亦是考虑很多,所派去的大臣,也都是务实派。
  李邦华就不用多言。
  熊文灿其才能是有的,精通海事,关键此人招抚过郑芝龙,所以让他接任两广总督,能安抚住郑芝龙。
  崇祯皇帝现在要做的,就是通过多方面来给大明续血,改变大明的财政危机,只有局势稳定,那才能逐步谋改,逐步拨乱反正。
  方孔照,乃方以智之父,其才能亦不错,算是略懂军事的文官,让其总督福建,至少能确保福建沿海的安定。
  方以智是复社四公子之一,今在直隶赈灾行署做事,被直隶巡抚卢象升调教着。
  复社,又称小东林。
  崇祯朝时期在朝、在野的诸派,溯本求源下,私底下缠绕的太厉害了,纵使现阶段崇祯皇帝,不能过多插手江南诸省,叫江南本土有过多的变动。
  但是在皇权影响的范畴内,确保局势的稳定,崇祯皇帝还是能办到的。
  “王伴伴,自即日起,朕要了解朝堂的各种舆情。”崇祯皇帝翻看着奏疏,对王承恩说道:“尤其是军机处这边,增补了一批大臣和参赞,朝堂上有什么反应,都要及时呈递到御前来。”
  “奴婢遵旨。”
  王承恩忙作揖道。
  事情既然做了,崇祯皇帝就要掌握局势,文官群体的反应,必须及时了解,不然想及时做出调整,就变得困难了。
  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开始逐步调整大明格局,崇祯皇帝怎会允许意外发生?
  第二百四十六章 朝堂暗涌
  崇祯朝的政治格局很乱,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在地方上,都呈现此等趋势,而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却能追溯到万历朝。
  一场国本之争,加剧了党争的风潮。
  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宣党、昆党……
  除了东林党属于朋党之列,后面那些个派系,都带有极强的地域特性。
  包括天启朝所凝聚的阉党,那都是经短暂的泰昌朝,此前被齐楚浙党等派,近乎驱逐出朝堂的东林党,得泰昌帝的倚重和信赖,再度势起的东林党,逐步在朝反击和打压齐楚浙党等派,所残留的那些边缘官吏,不想放弃自身利益,最终投效到魏忠贤的麾下,才早就阉党的横空出世。
  世人所言的魏千岁,在天启朝的初期,可是多次想和东林党和平相处,怎奈东林党诸君并不愿意,这才在天启帝明里暗里的支持下,最终一步步势起的。
  党争,终究是为了利益。
  “周阁老,您说陛下这般调动,究竟是藏着什么深意?”
  何如宠面露忧色,看向周道登说道:“乾清宫所议诸事,在朝传开后,那引起的风波可不小啊,不管是军机处增补大臣,还是地方明确三总督,这每一件是小事情啊。”
  “何阁老,本辅也不清楚啊。”
  周道登轻叹一声,说道:“眼下这些事情啊,不是咱们所能过多掺和的,毕竟牵扯到的层面太多了。
  说起来,增补进军机处的大臣里,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几人,随便拎出来一位,有哪个是来头简单的?
  更别提瞿式耜、陈新甲他们了。
  这背后所藏的水太深,稍有不慎啊,不仅头上的乌纱帽不保,或许还会背负骂名啊。”
  “唉~”
  何如宠轻叹道:“恰恰是因为这样,咱们也不能不揣摩圣意啊,周阁老还不知道吧,周延儒,被温次辅邀请过来了。
  现在就在他的公事房内。
  想想先前进内阁多难,又是廷臣会推,又是天子圈定,那周延儒,可是一直都期盼着能进内阁。
  当初要不是出了那……”
  “何阁老慎言!”
  周道登脸色微变道:“内阁增补大臣一事,岂是我等所能在私下妄议的?若是叫人听去了,传到御前,你有几个脑袋啊。
  本辅这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置,就不谈及这些了。”
  何如宠见状,想说些什么,可话到了嘴边,却不知怎样讲了,毕竟时下这等朝局啊,还真是扑朔迷离。
  想起所听到的那些话,特别是史可法多次来内阁,去见韩爌,何如宠就清楚东林党那边啊,是反对声和赞许声各占一半。
  尽管现在的天子,不似先前那般猜忌了,也不再优柔寡断了,可是何如宠心里却觉得,辅佐天子理政,变得愈发艰难了。
  看似内阁这边,相应的权柄增加不少,特别是他们这帮群辅,不再是单纯的摆设,手里也都握有实权。
  可是相对应的,责任也变得更重了。
  权,责,在天子的逐步推动下,成了相辅相成的。
  想要掌握实权,就要肩负责任。
  事情办好了,有夸赞,有赏赐。
  事情办砸了,有斥责,有惩罚。
  想跟先前那般浑水摸鱼,已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在何如宠思虑这些时,温体仁所在公事房,却显得轻松多了。
  “玉绳公,您可知道当前韩爌那边,可是顶着不小的压力啊。”温体仁端着茶盏,面露笑意,看向周延儒说道。
  “陛下此次对内阁、军机处、地方的调整,朝中说什么的都有,虽说呈递到御前的,也有不少奏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