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晚上点油灯人还是挺多。
  母女二人生怕去晚了,供销社的人怕耽误下班,不肯收鸡蛋,所以连干粮都没有吃,推上架子车就走。
  娘俩赶到供销社的时候,售货员都趴在柜台上打瞌睡。
  说是陈文琪下班回家了,得等到下午两点半才能来上班。
  “你们坐门口等一会吧,就算是陈主任现在来了也没用,交鸡蛋,那得会计和出纳一起点数,慢着呢。”售货员提醒一声,打了个哈切,继续趴下睡觉。
  元妮拽了娘一把,“急啥,先吃饭吧。”
  她取出搪瓷缸子,跑去国营饭馆买了一碗面条,热面条汤配上玉米面馍馍,还挺好吃。
  吃完了饭,陈文琪终于来了,她一眼就看见架子车上满满的鸡蛋筐,“元妮,你行啊,才两天,就收了这么多鸡蛋?”
  “是啊,五大筐都收满了,今天能交鸡蛋吗?”
  “可以啊,你跟我来。”
  有了陈主任一句话,会计和出纳一起出来点数。
  元妮跟娘也在一旁看着,嘴里默默的数着。
  “五筐,一个都没碎,一共是一千一百二十八个。”
  “行,王会计,你现在就把鸡蛋钱给结清了。”
  供销社收鸡蛋,无论大小,都按照一个八分钱来收购。
  元妮交了一千多个鸡蛋,一共给结算了九十块两毛四。
  看到元妮手里的钱,元妮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是她没有记错,元妮买针头线脑,只花了五块多吧?
  倒换鸡蛋,竟然如此赚钱?
  元妮娘胡思乱想的功夫,元妮已经跟陈文琪商量着进货去了。
  “这次没那么多瑕疵品了,你得按照批发价购买。”
  “没问题,我就按批发价购买。”
  第一次倒换鸡蛋,之所以赚钱,那是因为,陈文琪提供了大量瑕疵品。
  现在备货,花的钱就比上次多多了,刚到手九十块,一下子就花出去二十多。
  不过,备货的品种也多了。
  元妮娘还没把账目算清楚,就听陈文琪说道,“这一千多个鸡蛋,够我们卖一阵子的,你一周后再来交鸡蛋吧,数量就定在一千五百个,你看怎么样?”
  元妮点头,“没问题。”
  手里有了钱,元妮给姥姥买了包桃酥,又买了一大块猪肝,准备孝敬姥爷。
  回去的路上,元妮娘不停扳着手指头盘算。
  “娘,你干啥呢?”
  “一个礼拜才交一回鸡蛋,这得少赚多少钱啊?”
  元妮忍不住笑了,“你放心,咱们不少赚钱,这几天照常收鸡蛋。”
  “还收?收完了,你卖给谁呀?鸡蛋可是会坏的。”
  “你放心吧。”
  当天晚上,陈家轰动了。
  几个舅舅参观了元妮的存货,大家都是一脸震惊,“才两天时间,就淘换了这么多东西?”
  二舅母看着成把子的灯芯,大包白糖……眼睛都要红了,如果这些东西都是她的,那该有多好?
  幸亏姥爷咳嗽了一声,“都别想那些没用的,桂英不容易,她还打着石膏呢,就跑出去挣钱,不就是为了起一间房子?
  你们要是有心,就该拿出大哥大嫂的样子,都来帮忙。”
  大舅舅立刻答应,“没问题。”
  其他几个舅舅和舅妈,也含糊着答应了。
  当天晚上,元妮就拿出八十块钱,悄悄找到姥爷,让他买砖瓦。
  元妮的意思是,淘换鸡蛋的买卖不能停,盖房的工作,只能委托姥爷帮忙,这样一来,挣钱盖房同步进行,两不耽误。
  姥爷立刻就答应了,“你想的没错,淘换鸡蛋太挣钱了,保不准有人眼红,只要出现第二家收鸡蛋的,你们娘俩的买卖,就没这么赚钱了。”
  听了姥爷的话,元妮娘顿时有了危机感,怪不得元妮说收鸡蛋不能停,感情这买卖还有人抢着做?
  第二天,娘俩照旧起了大早,今天准备去西王大队收鸡蛋,这个大队远一点,足足走了半天才到地方。
  元妮娘擦了把汗,正准备吆喝,就看见前边围着一群人,“这是干啥呢?”
  母女两推车走过去,一看见那人做的事,差点气的头顶冒烟……
  第16章 挖墙脚
  换鸡蛋这个主意,是元妮想出来的。
  在这之前,大家伙只知道,去黑市上倒腾鸡蛋,是投机倒把,是犯法的。
  可是以物换物,刚好可以完美避开相关规定。
  元妮娘本以为,就算是照搬照抄,那也得些日子,可等她看清楚,被村民围在中间那个人之后,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被村民们围住的不是别人,正是元妮二舅母赵富花的娘家妈。
  赵老太太身边放着个大筐子,里边装了浅浅一层鸡蛋,她还得意洋洋的吆喝呢,“换鸡蛋了,灶糖换鸡蛋……”
  在赵老太太身边跟了个小伙子,那是赵富花的亲弟弟赵富强,他脚边放着小筐子,装满了灶糖。
  赵家村人人都会做灶糖,每逢赶集的时候,他们都会拿着灶糖去集上换东西。
  可拿着灶糖来村里收鸡蛋,这明显就是照抄元妮的主意。
  想都不用想,肯定是二舅母赵富花通风报信,把这个主意传给了娘家人。
  元妮娘气的脸都红了,她正要冲上去跟对方理论,却被元妮拉住了,
  “别跟他们生气,咱们换咱们的,放心,咱们备的东西多,他们抢不过咱们。”
  元妮早就看透了这门生意的本质,除了以物换物,最关键的点其实在供销社。
  能以最便宜的价格,从供销社拿到针头线脑,然后再把收到的鸡蛋卖给供销社,才是赚钱的根本保证。
  像赵老太太这样瞎折腾,就算是能赚,也不过是仨瓜两枣。
  元妮娘看不透这一点,要是真的气呼呼冲上去跟人家理论,反而落了下乘。
  这就跟去集上摆摊儿一样,你能摆摊,别人也可以摆摊,凭什么不让别人跟你卖一样的东西呢?
  果然,等元妮这边把摊子摆起来,也吆喝着换鸡蛋之后,村民们呼啦一下子就围了过来。
  元妮这边东西多,像白糖,咸盐,灯油,灯芯,这些居家过日子必须要用的东西都有。
  “哎呀妈呀,换早了,早知道应该换些灯芯。”
  “就是,不年不节的,换什么灶糖呀?真是害人,现在我家没鸡蛋了,怎么办?”
  很快,就有人看中了正经需要的东西,然而家里的鸡蛋已经换了灶糖……
  这几个村民也不客气,拿着灶糖,就跑去找赵老太太麻烦了,“不换了,把我的鸡蛋还回来。”
  赵老太太刚才还得意洋洋,现在整张脸都青了,“咋?换出去的东西,还带反悔的?”
  “灶糖除了甜嘴,没有一点用,居家过日子,谁成天换这些东西?我看你就是想骗人,赶紧退鸡蛋。”
  村民压根就不跟赵老太太讲道理,这可是他们村的地盘。
  赵老太太开始还嘴犟,后边也知道拗不过当地人,只能黑着脸,把换到手的鸡蛋又给人退回去了。
  关键问题是,她不仅白忙活了一阵子,那些村民还回来的灶糖,也是缺斤少两的……
  眼瞅着赵老太太的鼻子都要被气歪了,元妮娘终于笑了。
  席王大队人多,元妮很快就把赵家人忘了,开始专心致志换东西,也不知赵家人啥时走的。
  今天收获不小,据母女二人简单估算,最少换了八九百个鸡蛋。
  回家的路上,元妮给娘出主意,“回家以后,你别跟二舅母吵,咱把这事告诉姥姥,让姥姥收拾她。
  要是二舅母问咱们,为啥跟他家人抢生意,就说没看着赵家人。”
  元妮娘奇怪的看了闺女一眼,“你现在咋比我还有主意?”
  “你就说,我的主意对不对?”
  娘不说话了,回家以后,就直接去找姥姥告状。
  元妮说的没错,她跟赵富花对上,那是小姑子跟嫂子吵架,不占理。
  而姥姥收拾赵富花,则是婆婆教训儿媳妇,天经地义。
  姥姥听后,很生气,还把这事告诉姥爷了。
  当天晚上,陈家大地震,姥爷直接拍桌子,把老二陈学农臭骂一顿,说他连媳妇都收拢不住,
  “家里刚想出个赚钱的法子,你婆姨就回娘家报信,你咋不跟着一起去?以后你别说是我的儿子,你干脆给赵家当上门女婿得了。”
  元妮大舅母一脸了然,她看着赵富花说道,“怪不得你半夜往娘家跑,原来是报信去了?”
  陈学农不敢置信的看着赵富花,“昨天你说岳母不舒服,就回家看一眼,感情是挖桂英墙角去了?”
  赵富花支支吾吾,“我没有,不就是用东西换鸡蛋吗?这又不是啥独门秘法?”
  她话音刚落,就挨了一个大耳光子,嘴巴都被打歪了。
  “桂英不容易,你咋能动这种歪心思?看我不打死你。”陈学农性如烈火,确定媳妇干了亏心事之后,抡起大拳头就往她身上捶。
  元妮赶紧拉着盼娣躲开。
  最后还是大舅舅陈学工出马,一把抱住了弟弟,才让赵富花得空跑了出去。
  赵富花连屋都不敢进,哭嚎着说回娘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