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社区 > 灵异玄幻 > 走进不科学 > 走进不科学 第1520节
  气泡膨胀到内部压力与外部水压相等时,不会停下,而是会继续膨胀。
  这就让气泡内部压力小于水压,水就会回来压缩气泡。
  同样由于惯性,气泡被压缩到内外水压相等时,不会停止,会继续被压缩。
  于是气泡内气压大于外部水压,于是再次膨胀,一次次循环,直到内外压最终平衡——这个过程就是水下爆炸理论中的“气泡脉动”。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
  想要击毁正在水表行进的鱼雷,所需要的子弹也必须非常特殊:
  这种子弹首先要具备穿甲能力,也就是能突破鱼雷的金属外壳。
  同时呢,子弹又要保证在射入鱼雷之后,鱼雷的冲击能是水平或者向上逸散的,否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鱼雷炸了,同时气泡脉动现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波,让一百多米外的王安忆也跟着炸成了菲茨杰尔德脑子的模样。
  万幸的是。
  这次张桃芳手上的狙击枪,恰好便具备这种能力。
  这把狙击枪的原身是m1944式莫辛-纳甘,一款口径7.62毫米的老旧式步枪,当年张桃芳便是拿着另一把相同型号的m1944式莫辛-纳甘在半岛战场上大杀四方,铸就出了一篇狙神传奇。
  不过那把歼灭了214个海对面鬼子的传奇武器已经被列入了志愿军博物馆,另外自身的情况也不适合投入实战了。
  这次组织上给张桃芳分配的这把m1944式莫辛-纳甘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装,例如枪管被从7.62毫米加粗到了12.7毫米,机匣由铸造和研磨过的铝材而并非u钢制成。
  同时枪管的接口处加上了一个硬化钢适配器连接,可以通过枪管顶部的导气管将气体导出到枪机后部凹进处之后的活塞室里面等等……
  这项技术其实在徐云出现之前兔子们就已经掌握了,两年前的时候,为解决轻武器规划中关于大口径机枪减轻质量、下放到营、高平两用的要求,我国开始研制10.5mm高射机枪。
  当时451厂研制出了10.5x95mm高射机枪弹,相比12.7x108mm高射机枪弹,将初速提高了近20%,后座冲量减少了27%,全弹质量减少了20%,在1500m距离能够穿透10mm装甲钢板。
  但是穿甲性能仍然不达标,300m距离射击20mm垂直装甲钢板的穿透率仅为65%,最终未定型。
  不过这项接近废弃的项目却诞生出了很多枪械改进方面的成果,当时的林茂祥先生甚至鼓捣出了一款肩射防空枪来打直升机……
  这次考虑到数据舱的争夺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意外,组织上便给这把魔改后的m1944式莫辛-纳甘狙击枪配套上了特殊的钢针弹,派他随队执行起了任务。
  如今的张桃芳是空军大佬,海上钓鱼也是空军体系,二者是相通的嘛。
  至于这把枪配套的钢针弹也同样是871项目前身的研发成果,不过这玩意儿和后世那种30毫米额钢针弹还是有所区别的,主要用于定点性的攻坚。
  组织上之所以会安排这么一手,主要是因为徐云提过原本历史里枫叶国的巡逻艇会用机枪扫射水面进行干扰,没想到枫叶国的巡逻艇没见着,倒是见到了四枚冲着王安忆去的鱼雷。
  这种情况下,张桃芳便果断出手了。
  “……”
  随后张桃芳看了眼远处的海面,有些不放心的对操舵班班长李山说道:
  “小李,你还是让负责侦察的同志再飞一圈吧,鱼雷这武器太隐蔽了,光靠眼睛想要找出来太困难了。”
  “我记得潜艇这玩意儿的结构很特殊,前边发射完鱼雷后,还可以调个头再发射一遍。”
  “更别说咱们周边的潜艇可不止那一艘,要是有哪个孙贼偷偷摸摸来上几发……王舰长他们可就危险了。”
  李山闻言表情一正:
  “明白。”
  张桃芳虽然号称‘狙神’,但这仅仅是一个称号,有些能力上依旧无法摆脱人的范畴。
  比如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想要靠肉眼发现哪个方位出现了鱼雷,这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谭了。
  之前张桃芳虽然找到并且击毁了鱼雷,但靠的同样是侦察机的提示——侦察机报告了方位,张桃芳花时间搜索瞄准,然后才能一枪命中。
  鱼雷之所以会在接近王安忆150米的区域才爆炸,其中固然有狙击枪射程的因素,但更多还是因为以上这些流程花费了不少时间。
  一旦侦察机发现鱼雷轨迹的时间晚上十几秒,很多事情恐怕就没那么好说了。
  李山此时显然也很明白这一点,于是当即准备返回船舱与直升机进行联系。
  不过他刚走没两步,便迎面撞上了从船舱内匆匆走出来的束星北:
  “李同志,张同志,王舰长已经游到数据舱边上了!”
  李山闻言一怔,旋即声音便拔高了几分:
  “束教授,您说什么?舰长拿到数据舱了?”
  束星北重重点了点头,只见他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了李山,解释道:
  “我刚刚用望远镜看到的,王舰长已经顺利和数据舱汇合了。”
  束星北自己都没注意到。
  在亲眼目睹了王安忆亲自带队‘赴死’之后,他的态度已经相较之前隐隐改变了些许。
  至少在今天之前,他绝不可能主动和李山这种‘泥腿子’做这么多的交流。
  这距离接纳与认同还有一段很远的路,但至少算是个好兆头。
  不过李山却没在意这些,听到束星北的这番话,他当即接过望远镜看向了远处。
  果不其然。
  通过望远镜可以清晰的看到,此时穿着防化服的王安忆已经游到了数据舱边,双手紧紧的拉住了数据舱的浮标。
  此时由于洋流的缘故,王安忆拿到数据舱的海域离舰载艇的距离已经超过了三百多米。
  “太好了!”
  李山见状用力挥了挥拳头,同时看向了一旁的张桃芳:
  “张同志,舰长拿到数据舱了!”
  张桃芳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继续趴在甲板上进入了待命姿态。
  “小李。”
  与此同时,船舱内又走出了一位肤色黝黑的国字脸男子,此人是突击队的副队长封志有,也是王安忆下船后舰载艇的最高负责人:
  “小李,你赶紧回舵上,现在咱们准备开始大决战了!”
  封志有的语气中带着浓烈的杀气,一边说话的时候甚至一边在给手上的枪械上着弹夹!
  正如他所说。
  王安忆顺利拿到数据舱并不能让兔子们松一口气,恰恰相反,接下来才是最困难的时刻。
  因为……
  按照设计组原先的规划,数据舱上可是存在有两个倒计时装置的。
  第一个倒计时装置是指示剂程序,它会在七分钟……也就是浪涌理论上持续的最大时间后自动发散染色剂标记自己的位置。
  至于第二个程序则是自毁程序,如果不在三十分钟内输入正确密码,它将会……自爆。(注:之前写的是十五分钟,也就是原本历史里的倒计时时间,但现在这种打捞情况十五分钟好像不够,毕竟赶路就花了十几分钟了,这里修改一下)
  诚然。
  王安忆作为本次项目的最高负责人,在离开华夏本土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具体的密码,完全可以在接触到数据舱的第一时间就解除风险。
  但封志有敢肯定,王安忆绝不可能这样做。
  因为数据舱的自毁风险一旦解除,万一王安忆他们又出了什么意外导致数据舱落到海对面的手里,那兔子们的这次实验可就是功亏一篑了。
  因此王安忆的做法必然是啥都不做,径直带着数据舱返回舰载艇,直到上了甲板后才会输入密码。
  而期间倘若出现了什么干扰导致时间超限……那么结局注定不会带着美好与欢笑。
  所以正如封志有所说,真正的决战到现在才开始。
  随后封志有深吸一口气,对李山继续说道:
  “小李,马力全开,过去支援舰长!另外全体都有,把子弹给老子上膛!”
  此时的李山已经回到了舵上,闻言当即嗷了一嗓子:
  “明白!”
  之前王安忆之所以选择游泳而非开船,主要是担心舰载艇目标太大,一旦被鱼雷击毁,那他们就彻底失去了抢夺数据舱的机会。
  十多个人分散下海虽然速度较慢,但至少更稳一些——即便有一半的人牺牲,另外一半人也能拿到数据舱。
  不过现在却不一样了。
  如今王安忆已经拿到了数据舱,同时再后方的指挥舰也已经赶了过来。
  这种情况下即便舰载艇被鱼雷击毁,王安忆他们依旧不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更别说还有张桃芳这个挂壁在,航行相对来说也比之前安全一些——至少潜艇在发射鱼雷的时候会有顾虑。
  实际上。
  此时动身的不仅仅是兔子们的舰载艇,他们身边的其他几艘跟踪艇同样开始奔向了现场。
  决赛圈开始了!
  不过这些援军距离真正的决战中心还有一些距离,因此真正决定此番争夺胜负的,依旧是最早下海的那一批人。
  “呼……”
  王安忆双手紧紧拽着数据舱的封线,胸口剧烈的起伏着。
  高负荷的奔波加上冰冷的海水,令他此时的能量已经濒临耗尽——别看他游动的距离只有两三百米,由于现场存在核辐射的缘故,王安忆等人的防护服都为全封闭式结构,氧气供给靠的是背后的氧气瓶,加之海面之下有各种暗涌,行动起来远远比正常自由泳要困难很多。
  就在王安忆竭尽一切可能回复着体力的时候,他的身旁忽然响起了一道呼喊声:
  “舰长!”
  王安忆顺势望去,发现身后出现了两道与自己穿着相同的身影,额头上分别写着“陈红星”和“桑阿弟”两个名字。
  啪啪啪……
  王安忆在水面上拍了两下水,算是打了个招呼,接着连对方的名字都没提便喊道:
  “你们来的正好,快来,和我一起把这玩意儿拉回去!”
  陈红星和桑阿弟都是王安忆手下的老兵了,陈红星的情况自不必说,桑阿弟也是一位烈士子女,父亲牺牲在了半岛战场。
  如今桑阿弟家里除了母亲之外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小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开坦克,没想到稀里糊涂的入了海军。
  听到自家舰长的话,陈红星二人当即加速泳到了王安忆身边。
  有了两位帮手的出现,加之自己体力也恢复了少许,王安忆当即开始朝来路赶去。
  顺着来路的方向王安忆还看到了不少与自己一样服饰的白脑袋,不过也有一些一看就不是友军装扮的敌人在拼命朝这里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