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社区 > 灵异玄幻 > 好莱坞往事 >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上映
  前世,罗兰看过一个纪录片。
  国师在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剧组边上,还有一个开幕式筹备小组在同时运转。
  几乎每拍几条,便会有人过来和国师沟通开幕式的内容,那种无缝切换,风马牛不相及的灵感碰撞,着实让罗兰感到佩服,虽然电影不能让观众老爷们满意,但在贡献了皇子嘉文四世原型的同时,整部电影也告诉了人们,甭管多大多小,挤挤总会有的。
  正是因为瞧过那个纪录片,所以从一开始,罗兰便对斯皮尔伯格的工作状态感到了好奇。
  《侏罗纪公园》和《辛德勒的名单》,那可是同年上映的作品。
  在如此紧张的档期安排前,老头怎么说,都会加班加点两路开工吧?
  可是,从夏威夷拍摄之初,到之后恋情曝光,罗兰压根就没瞧见对方在剧组里提起此事。
  等他以为,这家伙真的是稳如泰山,沉得住气时,当那日罗兰向对方询问‘你是不是因为爱好相同喜欢我’后,他才明白,不是老头不管不顾,而是没人主动跳出,帮他背锅。
  没错,自打罗兰举起导筒,拍了三场之后,接下来的定格文戏,老头都丢给他拍了。
  拍摄期间,这家伙便靠在一旁,把组里成员都当成了星际玩家,假装在那充当监工。
  若不是资料封面上明晃晃的写着《sdler's list》。
  罗兰还真以为,这家伙是在看自己拍戏!
  如果换成别的剧组,这种光明正大干私活的行为,早就被影业公司驻派的制片主任喊停了,但——甭管哪个公司,哪个项目,都没人敢对老头指手画脚。
  如此一来,老头和罗兰,都乐得清闲:
  前者,只需要每场拍完之后,品鉴成品,而后者,只需要顺着老头教的思路拍。
  即便偶尔掺杂一些自己的想法也没问题,就算不对,不还有老司机在现场看着嘛!
  再怎么偏,都不可能出现低空飞行,车毁人亡的情况!
  …………
  从镜头前演戏,到镜头后布局,罗兰半点心理压力都没有。
  导表不分家嘛,当你都知道自己需要啥画面时,你还怕自己演不出来吗?
  更何况他现在又不是在挖掘人物内心,将一个简单的人物复杂化,非得追求每个人物的两面性——说实话,老头儿电影里这种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人物设定,其实最适合罗兰练手了,他不会和某些倔强的导演一样,非得追求人性恶中的善,要么就是挖掘人性善中的恶。
  当然了,顺当的关键也和组里没有戏霸有关。
  如果出一个李保甜那种和女演员连洗七个小时脚,啥都要管的。
  李幼兵那种当着媒体的面,直接炮轰导演没水平的。
  姜蚊那种甭管你是谁,老子都能把你给气死的。
  那罗兰也就别拍了。
  不过话说回来,有老头现场压阵,还有哪个家伙敢说no?
  就算是日后那个凭借《大船》大红大紫,非得让影业公司派专机将自己的朋友从阿美利加接到泰国开party的小李子,也不敢在老头的面前放肆啊!
  更别说,组里都是自己人了,卖个面子陪你多拍几条,又不会掉块肉。
  而罗兰也不是那种白天让人赶《东成西就》,晚上让人拍《东邪西毒》的魔鬼。
  偶尔的灵感迸发,最多也就花上半个小时的功夫。
  再加上平日里经常会自掏腰包,让助理去买点心小食,请大家吃。
  所以氛围,还是挺和谐的。
  …………
  蹿上导演之位,剧组有条不紊拍摄的同时,外界宣发,也进行的如火如荼。
  只不过,刚进十一月,克林顿‘意外’当选的结果,宛若滔天洪水,将恋情之火,彻底淹没,没办法,谁让他的对手被视为百分之百连任的家伙呢?
  在赔率相差数倍的情况下,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情,若是罗兰的绯闻仍旧能够压过对方,那罗兰根本就不用再拍电影了,收拾收拾,学习里根,成年以后可以直接去竞选大统领了。
  不过,即便这突如其来的意外消息将炒作绯闻压的是抬不起头,但对于福克斯而言,反倒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毕竟,所有的新闻都有时效性,在连续炒了两个月后,人们的关注度和注意力,已经达到了疲乏的临界点。
  就算没有这则意外,福克斯也准备转换话题,将人们的目光,推离恋爱……
  这就像是铁三角中的纪晓岚纪大学士一样:袁莉爆料的时候,似乎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怒喷嘲笑,说纪大学士老实人人设崩塌;而一年半以后,炸浮冰救科考船却低调行事的风头一出,满世界的宣传稿又是‘流水不争先,能吹一辈子’。
  大众消息的更迭速度,就像是樱花一般,每秒五厘米。
  随着花瓣的落地,这一茬,也就揭过了。
  而等大统领之位尘埃落定的消息褪去后,十一月十日左右,福克斯便开始了电影上映前的冲刺宣传,那个在和罗伯特-德尼罗拍《布朗克斯的故事》的乔-佩西抽出了时间,和已经当导演,正在筹拍《金臂小子》的丹尼尔-斯特恩一道儿,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至于和福克斯深度绑定的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则和罗宾-威廉姆斯一道儿,上了福克斯早已安排好的脱口秀节目,在内里爆料了一些剧组拍摄时的趣事。
  你没有看错,和哥伦布一同在节目上出现的,的确是最初间接向奥尔森夫妇提供《小鬼当家》正在海选消息的威廉姆斯,而他们之所以搅和到一起,其实还是因为犹太帮。
  犹太帮,资源互通。
  作品大卖之后,连续和罗兰合作两次的哥伦布导演,自然就成为了那些a-list的目标,而在拿到《窈窕奶爸》的剧本,并且成为制片人后,威廉姆斯便瞄准了当下最火的家庭喜剧导演哥伦布,由于本就认识,双方通了个电话,便一拍即合。
  再加上整部电影由福克斯投资,所以帮着宣发,其实也是在给未来的电影做预告。
  随着威廉姆斯的出现,罗兰的整条成长链,也终于浮出水面。
  在凯瑟琳的授意下,威廉姆斯在节目上主动爆料,向观众们讲述了自己和《小鬼当家》系列的渊源,从帮朋友打听孩童开始,到之后的意外将罗兰引入行,然后再是《铁钩船长》试镜时的凑巧相遇……罗兰成长时期的每一步,都在节目里,被描绘的清清楚楚。
  等威廉姆斯和哥伦布对着镜头微笑表示,罗兰是他们入行以来,见过的最努力、最勤奋、也是最有天赋的孩子后,第二天的头版头条,就又出现了罗兰的身影。
  其实罗兰一直都搞错了一个问题。
  前世,他见多了什么‘横国女王全年三百六十五天拍戏不休息,坚持不要替身’、‘高烧四十度仍旧工作,前往各地出席商业活动’、‘四十八度能唱能跳,舞台上尽展风采’等一系列敬业人设崩塌的事情,所以他对建立人设,又或者说是固定形象的行为,非常的反感——
  但实际上,人设和形象,都没有错,错的是卖弄和不自律。
  人活在世,哪个没有三两面具?
  面对上司、面对下属、面对客户,甚至是充满了鸡汤哲学的朋友圈,大家都是川剧高手。
  树立人设没有错,错的是太爱装了,装过头了,发力过猛,过犹不及。
  但若是讲述已经发生过的事实,所谓的反噬,压根就不会出现。
  更何况,现在能站出来说罗兰优秀的家伙,都是哪些人?
  罗宾-威廉姆斯、克里斯-哥伦布、詹姆斯-卡梅隆、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当这些人在回忆拍摄过程,发现罗兰这家伙是真能闹腾时,形象,又或者说是人设,不就出来了吗?而这种自己做,让别人说的方式,是最保险的……
  因为在大众看来,这是一群圈中很有威望的家伙,再用自己的信誉给你背书。
  罗兰不需要自己张嘴,事情就已经做完了,而他接下来需要做的,其实就是——
  商业互吹了。
  自己人捧自己人嘛!
  只要强调事实基础,又有哪个人,挑得出毛病?
  这也是犹太帮为啥很少在形象上出问题的真因。
  做得好的,我们有幕后花絮佐证,不能被世人所知的,我们有tony老师!
  只要孙·鱼市巨子·亦谐的兄弟黄·专业解说·东来不发功,那就不用慌~
  …………
  最后两周的冲刺宣传,转瞬即逝,当影院门口贴上《小鬼当家2》的巨幅海报,左右两边摆放着解说展架时,感恩节,也悄然到来。
  至于为啥《小鬼当家》系列,《圣诞怪杰》,《圣诞精灵》,《圣诞老人》这些圣诞电影不放在真正的圣诞档上映,这其实也是有说道的。
  一来,是真正的圣诞档期和金球、奥斯卡的宣传月高度重合,若是挤在那个时候上映,就容易出现各方媒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你想挣钱,别人想拿奖挣钱,在这种情况下,不就是你扇我一巴掌,我给你一拳头嘛?
  大家都是商人,大家都要赚钱,既然如此,我们两个分类不同的斗什么呢?
  脑子有泡啊!
  还不如各退一步,拥有感恩节的十一月,让商业片收割票房,而准备冲奖的艺术片,在十二月上映,刷着口碑唱着歌,大家谁都不耽误。
  二来,是真正的圣诞档期,那就是给孩子们玩的!
  圣诞电影,圣诞电影,顾名思义,就是在给孩子们画大饼啊!
  在圣诞节之前上映,相信有圣诞老人存在的孩子们可以对着窗户,学模学样的祈求圣诞老人,让自己成为罗兰一样的帅哔,而节后上映,那孩子们可就是错过一天,再等一年了!
  如此一来,在媒体消息的轰炸下,感恩节早上九点左右,各地影城的大门刚开还没一会儿呢,那些精力旺盛的孩子们便拖着自己的爹妈,冲进了影城。
  和九零年那种依靠《终结者2》,依靠詹姆斯-卡梅隆和阿诺德-施瓦辛格炒作出热度的情况不同,今年,人们的目标就是罗兰,而随着孩子们的涌入,各家影城门口,甚至响起了一种魔性的节奏曲——‘不要九九八,不要八八八,只要四块八,罗兰抱回家。’
  孩子们眼里的喜欢,是毫无道理的。
  可能是有趣,可能是好玩,也有可能是逗比,但甭管怎么说,能在上午开场就来的家伙,基本上都是罗兰的‘死忠粉’——好吧,更多人是见识过《小鬼当家》和《终结者2》的火爆,而懒得在寒冷的大晚上排队和人抢位置……
  上午看电影,下午去购物,晚上回家吃火鸡,生活多么美好啊!
  可不管是何种缘由,一大家子全体出动,挤进影院捧场,那就是一件好事情。
  而电影本身嘛,自然也是符合他们的期待。
  《小鬼当家2》和《小鬼当家》在剧情上极其的相似:第一部里面,给予主角凯文人生启迪的乃是邻居老头,而第二部里面,直接就换成了喂鸽子的女人;第一部里面,主角凯文被留在了家中,而第二部里面,则是在纽约逗留;第一部里面,凯文在面对窃贼时,先是害怕,然后才想着反击,而第二部里面,凯文的状况,也是依旧……
  说得难听一点,这其实就像《战狼2》一样,我抄我自己,不仅剧本的叙事流程和前作相同,就连里面的梗,也极其类似,你要是非得挖掘深度,那不好意思,整部电影的内涵和前作没啥区别,唯一有所改变的,其实就是凯文的心境:第一部里面,凯文发现自己独自在家时,整个人的身上都散发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感觉,但第二部,当凯文得知,自己又和家人走散了时,那种有所经历,有所准备,自我成长的独立,就是最大的改变……
  从最初的进入商店买个东西都要担心被收银员怀疑,到现在的自如畅玩纽约城,那种时隔两年,肉眼可见的成长,就已经能够满足孩子们最大的畅想了……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有趣。
  孩子们,不想当福尔摩斯,悬疑惊悚,只会让他们说no。
  而大人们嘛,水平不同,但不论是只想快乐的普通人,还是有着艺术追求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带着自己的孩子走进影院后,他们也不会去纠结剧情上的bug。
  驱使他们走进影院的,是陪孩子们看电影的念头,是合家欢的念头,是一起快乐度过感恩节的念头,既然如此,只要孩子们满意,他们不就不会在意。
  更何况,如果真的要和同事交谈,他们会交谈电影本身嘛?
  很少!
  他们会说‘我感恩节带孩子去看了《小鬼当家2》,你们去了吗?’,又或者是‘我家里那些小的非常喜欢罗兰-艾伦,还买了影院出售的同款羽绒服,害我多花了两百多刀!’。
  他们可能不会真的喜欢,但绝对会充满善意的无奈抱怨。
  因为最开始的驱动点,就没让他们抱有无上期待。
  这是件好事吗?
  对于艺术电影而言,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但对于合家欢的爆米花而言,电影已经成功了。
  可惜——
  甭管哪个年代,都有键盘侠的存在……